存储管理
发布日期:2021-08-17 10:08:16 浏览次数:67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96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1.试述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层次。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的存储器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自上至下依次分为:寄存器、缓存、内存、祠旁、磁带5层。存储介质的访问速度由下而上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高。

 寄存器、缓存和内存均属于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管辖范畴,掉电后它们存储的信息将不复存在;磁盘和磁带均属于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管辖对象,它们所存储的信息将被持久性保存。

  配置层次式结构的存储子系统,是为了在容量带线啊哦、速度快慢、价格高低等因素中取得平衡点,获得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2.简述不同编译、链接、装载与地址定位过程。

  编译:源程序通过编译程序或汇编程序的处理生成目标模块。一个程序可由独立编写且具有不用功能的多个源程序模块组成。编译是指将预处理之后的文件进行一系列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优化后生产相应的汇编代码文件

  链接:目标文件和库一起链接形成最中的可执行文件

  目标文件的特点

   1. 各个段没有具体的起始地址,只有段大小信息

  2. 各个标识符没有实际地址,只有段中的相对地址

  3. 段和标识符的实际地址需要链接器具体确定

链接器的工作:

  1.将各个文件和库文件整合为最终的可执行程序

  2.合并各个目标文件中的段

  3.确定各个段和段之间的标识符的最终地址(重定位

4.固定分区管理的缺点是什么?

     1.由于预先规定分区大小,使得大作业无法装入,用户不得不采用覆盖等技术加以补救,这样不但加重用户负担,而且极为不方便。

      2.内存空间利用率不高,作业很少会恰好填满分区。

     3.如果一个作业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动态扩充内存空间,采用固定分区是相当困难的。

     4.分区数目是在系统初启时确定的,这就会限制多道运行程序的道数,特别不适应分时系统交互型用户及内存需求变化很大的情形。

5.简述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区别某系统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在主存分配情况如图所示时,有4个作业要求装入主存,它们各自所需的主存空间为:J1:8KB,J2:15KB,J3:30KB,J4:115KB,系统不允许移动。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按2341的作业顺序装入,描述作业装入内存的过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ubaobei/p/10887776.html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846599/article/details/99268149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day05面向对象
下一篇:shell 参数意义和重定向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4年04月02日 00时09分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