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程 信号量 死锁现象与递归锁 事件event 定时器与线程queue gil解释器锁 多线程性能测试
发布日期:2021-05-08 03:56:57
浏览次数:22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502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6 分钟。
协程与并发编程:深入理解多线程编程中的关键概念
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由用户程序自己控制调度。与操作系统控制的线程不同,协程在单线程环境下实现并发,能够更高效地利用CPU资源。
协程的特点
必须在只有一个单线程里实现并发
协程需要在单线程内运行,通过用户程序自己控制调度实现并发。修改共享数据不需加锁
协程在修改共享数据时不需要显式加锁,因为协程的调度机制确保不会出现多个协程同时访问同一共享数据的情况。用户程序里自己保存多个控制流的上下文栈
协程运行需要维护多个不同的控制流上下文,通常通过自己管理协程栈来实现。协程遇到IO自动切换到其他协程
协程通过检测IO操作自动切换到其他协程运行,提升效率。实现这种检测的方式通常依赖于底层的机制,如gevent模块的select机制。信号量(Semaphores)
信号量是一种同步机制,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在同一时间竞争有限资源。常用的信号量类型包括信号灯和互斥锁。
信号量代码示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Semaphoreimport timesem = Semaphore(5) # 最多5个资源def func(): sem.acquire() # 抢锁 print("Thread %s is working" % Thread.current().name) time.sleep(3) # 模拟资源占用 sem.release() # 释放锁if __name__ == '__main__': sem = Semaphore(5) # 创建5个信号量 for i in range(21): # 创建21个线程 t = Thread(target=func) t.start()
例解
- 信号量作用:信号量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在同一时间竞争有限资源。例如,创建5个信号量,允许最多5个线程同时访问资源。
- 线程间竞争资源:当信号量被多个线程同时请求时,后续请求会被阻塞,直到当前线程释放信号量。
死锁现象与递归锁
死锁现象
死锁是指一个进程在等待一个资源而被其他进程占用,导致无限等待的状况。死锁不会自行结束,需要程序员主动检测和处理。
递归锁
递归锁允许同一线程多次获得同一锁,通过计数机制实现。其他线程需要等待当前线程释放锁后才能获取锁。
代码示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RLockimport timemutexA = RLock()mutexB = RLock()class MyThread(Threa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self.f1() self.f2() def f1(self): mutexA.acquire() print("%s acquired A lock" % self.name) time.sleep(0.1) # 线程1释放B锁后,再次尝试获得B锁 if not mutexB.is_owned(): mutexB.acquire() print("%s acquired B lock" % self.name) else: print("线程1 already owns B lock") time.sleep(0.1) mutexA.release() def f2(self): if not mutexB.is_owned(): mutexB.acquire() print("%s acquired B lock" % self.name) time.sleep(0.1) mutexA.acquire() print("%s acquired A lock" % self.name) mutexA.release() mutexB.release() else: print("线程1 already owns B lock")if __name__ == '__main__': threads = [ MyThread("Thread 1"), MyThread("Thread 2"), MyThread("Thread 3"), MyThread("Thread 4") ] for t in threads: t.start()
例解
- 递归锁特性:递归锁允许多次递归获取同一锁,线程可以在获取锁后递归调用,锁会自动释放。
- 线程间竞争:线程之间通过递归锁竞争资源,避免死锁发生。
事件(Events)
事件是一种线程间通信机制,用于在一个线程完成任务后通知另一个线程,通常不涉及数据交接。
代码示例
from threading import Event, Threadimport timeimport randomevent = Event()def f1(): print("Thread 1 is running") time.sleep(3) event.set()def f2(): print("Thread 2 is running") event.wait() print("Thread 2 is done")if __name__ == '__main__': t1 = Thread(target=f1) t2 = Thread(target=f2) t1.start() t2.start()
例解
- 事件机制:事件用于线程间同步,通过设置和等待事件来控制线程的执行。
- 线程间协同:线程可以通过事件进行协同工作,适用于不涉及数据交接的场景。
定时器与线程队列
定时器
定时器是一种在一定时间后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制,常用于避免阻塞主线程。
代码示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imerdef hello(x): print("Hello, World!", x)timer = Timer(0.2, hello, (10,)) # 0.2秒后执行hello函数timer.start()
例解
- 定时执行任务:通过设置定时器,线程可以在指定时间后自动执行任务,避免主线程被阻塞。
线程队列
线程队列是一种支持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步结构,支持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和优先级队列。
代码示例
import queue# 先进先出队列q = queue.Queue(3)q.put(111)q.put("aaa")q.put((1, 2, 3))print(q.get()) # 111print(q.get()) # "aaa"print(q.get()) # (1, 2, 3)# 后进先出队列q = queue.LifoQueue(3)q.put(111)q.put("aaa")q.put((1, 2, 3))print(q.get()) # 111print(q.get()) # "aaa"print(q.get()) # (1, 2, 3)# 优先级队列q = queue.PriorityQueue(3)q.put((2, (111,)))q.put((3, "aaa"))q.put((1, (1, 2, 3)))print(q.get()) # (1, (1, 2, 3))print(q.get()) # (2, (111, ))print(q.get()) # (3, "aaa")
例解
- 队列类型:线程队列支持多种队列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数据存取:根据队列类型,数据可以按照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或优先级进行存取。
GIL解释器锁
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是cpython解释器提供的全局锁,用于保护解释器内存结构。同一进程下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python代码,但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运行本地代码。
例解
- GIL作用:GIL确保同一进程下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python代码,防止内存不安全。
- 线程执行: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本地代码,但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python代码。
多线程性能测试
多线程在纯计算任务中表现优于多进程,但在纯IO任务中表现一般。正确使用多线程可以提升性能,但需注意避免线程切换带来的开销。
代码示例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import os, timedef work(): # res = 0 # for i in range(100000000): # res *= i time.sleep(5)if __name__ == '__main__': start = time.time() cpus = os.cpu_count() # 获取当前CPU核心数 # 测试多进程 multi_process_time = 0.0 for _ in range(cpus): p = Process(target=work) p.start() multi_process_time += 0.1 # 等待子进程启动 # 测试多线程 multi_thread_time = 0.0 for _ in range(cpus): t = Thread(target=work) t.start() multi_thread_time += 0.1 # 等待所有子进程和线程完成 for _ in range(cpus): p = Process(target=work) p.start() time.sleep(0.1) for _ in range(cpus): t = Thread(target=work) t.start() time.sleep(0.1) stop = time.time() print(f"Run time with multiple processes: {stop - start - multi_process_time}") print(f"Run time with multiple threads: {stop - start - multi_thread_time}")
例解
- 多进程测试:多进程在纯计算任务中表现优于多线程,但需要更多的内存资源。
- 多线程测试:多线程在CPU数量充足时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适合IO密集型任务。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全面理解协程、信号量、死锁、递归锁、事件、定时器、线程队列以及多线程性能测试等关键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它们。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注你微信了!
[***.104.42.241]2025年04月03日 09时23分47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1.2.3 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以及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
2019-03-04
【△重点△】LeetCode - 4. 寻找两个正序数组的中位数——二分查找
2019-03-04
LeetCode - 5. 最长回文子串——字符串、动态规划
2019-03-04
全局锁和表锁 :给表加个字段怎么有这么多阻碍?
2019-03-04
二分查找与插入排序的结合使用
2019-03-04
892 三维形体的表面积(分析)
2019-03-04
16 最接近的三数之和(排序、双指针)
2019-03-04
279 完全平方数(bfs)
2019-03-04
875 爱吃香蕉的珂珂(二分查找)
2019-03-04
桌面图标的自动排列图标
2019-03-04
第十一届蓝桥杯python组第二场省赛-数字三角形
2019-03-04
Jquery使用需要下载的文件
2019-03-04
BST中某一层的所有节点(宽度优先搜索)
2019-03-04
广度优先搜索
2019-03-04
Dijkstra算法的总结
2019-03-04
SpringCloud和SprinBoot之间的关系
2019-03-04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2019-03-04
Vue实现选项卡功能
2019-03-04
uni-app请求头中携带token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