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入门学习
发布日期:2021-05-07 06:46:00 浏览次数:20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11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为了在网页中实现AJAX功能,我们需要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这个对象允许我们在不重新加载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通信。 在早期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中,通常使用ActiveX对象来实现这一点,但现在大多数现代浏览器都支持XMLHttpRequest。为了确保兼容性,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可以使用`open`方法来配置请求,并使用`send`方法来发送数据。以下是基本的实现代码:
xmlhttp.open("GET", "ajax_info.txt", true);  
xmlhttp.send();

选择GET还是POST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GET还是POST请求取决于具体需求。GET请求简单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即可使用,但当需要向服务器发送大量数据或更新服务器资源时,POST请求更为合适。

使用POST请求的场景包括:

  • 上传文件或发送数据
  • 需要服务器进行状态更新
  • 需要保持数据缓存

处理服务器响应

当服务器返回响应时,我们可以通过`responseText`或`responseXML`属性来获取响应数据。`responseText`适用于获取字符串形式的响应,而`responseXML`适用于处理XML格式的响应。

例如: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xmlhttp.status === 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 = xmlhttp.responseText;
}
};

状态变化事件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会在请求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被调用。状态值从0到4表示请求的不同阶段: - 0:请求未初始化 - 1:服务器正在建立连接 - 2:请求接收中 - 3:请求处理中 - 4:请求完成,响应已就绪

此外,status属性可以用来检查请求的结果,常见状态包括:

  • 200:“OK”
  • 404:未找到页面
  • 500:服务器错误
上一篇:数据链路层知识点|计算机网络
下一篇:TCP/IP网络编程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初次前来,多多关照!
[***.217.46.12]2025年04月19日 08时08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