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及数据封装解封装
发布日期:2021-05-18 12:26:48
浏览次数:18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81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及数据封装解封装
一、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两种体系结构,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网络通信的过程。
1. OSI七层模型的分层结构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分为七层,分别是:
- 物理层:负责完成比特流的传输,主要工作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等。
- 数据链路层:实现逻辑连接、硬件地址寻址和差错校验,主要设备为交换机、网桥。
-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选址和路径选择,主要设备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 传输层:定义传输协议、端口、流控和差错校验,主要设备为防火墙。
- 会话层:建立用户之间的会话。
- 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编码、压缩和加密,负责转换。
- 应用层:提供用户接口和网络服务,主要设备为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2. TCP/IP五层模型
TCP/IP五层模型是OSI模型的简化版,合并了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分为:
- 物理层:传输比特流,设备为网卡、集线器。
- 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帧,设备为交换机、网桥。
- 网络层:处理数据包,设备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 传输层:处理数据段,设备为防火墙。
- 应用层:提供服务,设备为PC、服务器。
二、数据封装及解封装
网络数据的传输需要经过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1. 封装
在传输过程中,不同网络层的数据会被不同的包装层所包裹。具体来说,数据从高层开始逐层包装:
- 应用层数据包装到传输层段。
- 传输层段包装到网络层数据包。
- 网络层数据包包装到数据链路层帧。
- 数据链路层帧包装到物理层比特流。
2. 解封装
解封装是将嵌套的数据层逐步拆开,反向进行:
- 比特流解封装为数据链路层帧。
- 数据链路层帧解封装为网络层数据包。
- 网络层数据包解封装为传输层段。
- 传输层段解封装为应用层数据。
通过以上封装和解封装过程,数据能够在不同的网络层之间高效传输,最终到达目标设备。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哈哈,博客排版真的漂亮呢~
[***.90.31.176]2025年04月12日 11时20分39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PL/SQL 动态Sql拼接where条件
2019-03-09
【自学Flutter】4.1 Material Design字体图标的使用(icon)
2019-03-09
【换行符】什么时候用cin.get()吃掉输入流中的换行符
2019-03-0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三届网络安全大赛Writeup
2019-03-09
SpringBoot使用RedisTemplate简单操作Redis的五种数据类型
2019-03-10
Thymeleaf sec:authorize 标签不生效
2019-03-11
微信JS-SDK DEMO页面和示例代码
2019-03-11
Flask--简介
2019-03-11
Frame--Api框架
2019-03-11
Boostrap技能点整理之【网格系统】
2019-03-11
javaWeb服务详解(含源代码,测试通过,注释) ——Emp的Dao层
2019-03-11
Git简单理解与使用
2019-03-11
echarts 基本图表开发小结
2019-03-11
adb通过USB或wifi连接手机
2019-03-11
JDK9-15新特性
2019-03-11
TreeSet、TreeMap
2019-03-11
JVM内存模型
2019-03-11
可变长度参数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