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221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云数智驱动基础设施变革
2004年,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Sage Weil写下Ceph项目的第一行代码。Ceph,这个在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存储解决方案,成为推动软件定义存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Ceph的统一、分布式设计理念,实现了同时为对象、块和文件提供存储服务的能力,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更极大地简化了存储系统的部署和运维,释放了存储系统的扩展性和规模潜力。这种理念使Ceph开源后迅速成为开源项目中的明星,推动了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
近年来,软件定义存储在云计算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互联网、云原生等新兴场景中,软件定义存储赢得了广泛的用户青睐。即便在去年多个行业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根据IDC的最新数据,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2020年同比增长51.7%,2019年同比增长46.8%。此外,移动运营商的大量采购订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软件定义存储所采用的架构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架构多年来经过修修补补,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当前和未来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ExponTech(华瑞指数云科技)CTO曹羽中指出:"软件定义存储的架构是时候重塑了。"
云化基础设施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去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在5G核心网云化项目中对软件定义存储的采购量大增,同样,金融行业的商业银行也纷纷进行分布式架构改造,加速云化进程。曹羽中介绍道:"在云化环境中,不同种类的业务在统一的资源池中获取匹配资源,这种场景天然适合软件定义存储的分布式架构。"
基础设施资源的池化对数据利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数据分析和AI等数据类应用的落地。过去,企业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应用和流程为中心,而新的趋势下,所有业务和应用都将围绕数据为中心。以银行的数字化营销为例,五一节假日的促销活动往往涉及线上和线下多渠道营销,需要针对各种数据进行多样化、复杂的推荐体系和营销手段,带动老用户消费和挖掘潜客。曹羽中强调:"以数据为中心将成为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典型特征,未来的企业应用场景更加强调动态、弹性和并发访问吞吐。"
面向未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应用将井喷,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软件定义存储也将迎来重要的节点,必须进化以跟上趋势。曹羽中指出:"一些开源项目在过去十年中更多的是小幅改进,缺乏根本性变革。如果不在架构层进行改变,未来几年,软件定义存储将面临更多挑战。"
SDS2.0架构的出现标志着软件定义存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存储基础设施面临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向下如何适配愈发丰富和复杂的硬件环境;向上如何为数据管理提供更强大的能力,形成统一的数据湖或湖仓一体平台;以及如何应对混合多云和边缘环境。曹羽中补充道:"公有云巨头都在其大规模公有云平台上提供智能数据湖相关方案,这些方案通常以大规模对象存储为基座,实现计算与存储的完全分离,再配合数据集成、数据管理、多样化数据分析等能力来构建数据平台。"
SDS2.0架构的重点将朝着以下五个方向演进:
其一,支持端到端可组合式的架构,从数据感知和IO感知的角度整合分布式云环境(私有云、多个公有云、边缘)中的存储资源,提供不同IO模型、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多种协议接口(如SCSI、S3、POSIX、NFS、CIFS、CSI、HDFS等)的自由组合及灵活部署,实现Scale-up和Scale-out的无缝扩展,一个数据平台支撑多样化业务负载。
其二,架构需要适应分布式云环境,一套软件堆栈覆盖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多种场景,实现跨数据中心、多朵公有云和边缘云的数据全透明化管理和调度,业务感知和业务视角下的数据流动,数据存储位置趋于透明,任意位置业务均可访问任意位置数据。
其三,架构需要与云原生环境深度融合,全容器化部署和微服务化管理,实现跨混合多云和边缘的极简部署,可编排式、敏捷地在云和边缘任意位置发放数据存储/服务,并具备自适应策略式调度数据流动的能力。
其四,基于全新一代分布式存储引擎,完善对新存储介质和新兴技术的支持,如SSD、SCM、NVMe-oF、RoCE等,充分发挥这些新技术的能力,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以及生产核心业务的需求。
其五,具备更全面的数据视角,不仅仅是存储视角,通盘考量南向数据存储和北向数据服务,通过组合式叠加服务组件的方式构建数据湖、湖仓一体平台,实现混合多云数据平台的无缝演进。
曹羽中透露道:"基于过去十多年在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领域的工程经验,我们总结了软件定义存储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未来企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决定结合最新技术成果,打造新一代SDS2.0分布式存储引擎。"
ExponTech(华瑞指数云科技)致力于构建以北向数据湖仓一体平台为核心,南向跨混合多云的下一代软件定义存储平台组成的混合多云数据平台。该平台将攻克大多数企业当前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数据挑战,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全局调度和使用业务数据的能力,从而为业务创新和敏捷运营构建未来就绪的统一数据平台。
伴随着企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步伐,数据基础架构从传统存储到SDS1.0再到SDS2.0的演进,为企业客户提供了快速应对"以数据为中心"挑战的能力。通过灵活高效的全局调度和使用业务数据,企业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更多重要价值,为业务创新和敏捷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