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笔记-16-VLAN
发布日期:2021-05-10 23:18:37 浏览次数:29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89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VLAN配置与trunk链路优化指南

VLAN的作用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交换机实现的网络划分技术,主要用于控制广播域。通过逻辑隔离的方式,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广播域,确保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互不干扰。

VLAN类型

VLAN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静态VLAN:手动配置,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 动态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的VLAN。

创建VLAN

配置VLAN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 创建VLAN:vlan ID [name](可选自定义名称)
  • 查看VLAN列表:show vlan brief
  • 将端口分配到新的VLAN:int f0/1
  • 设置端口访问VLAN:switchport access vlan id
  • 默认情况下,所有端口属于VLAN 1。

    VLAN原理

    交换机接收数据帧时,首先根据VLAN表确定帧所属的广播域,再结合MAC地址表匹配发送设备地址。若入端口和出端口不在同一VLAN,数据将无法转发。因此,跨交换机部署时,需将交换机间的链路设置为trunk链路,确保所有VLAN数据能够通过。

    trunk链路配置

    trunk链路的作用是允许所有VLAN数据通过。实现方式是通过在数据帧上添加标签进行区分,常用的标签协议包括:

    • ISL标签:思科私有协议,标签长度为26+4字节。
    • 802.1Q标签:公有协议,标签长度为4字节。

    交换机端口类型

    交换机端口可分为两种:

    • 接入端口:access端口,仅属于单个VLAN。
    • 中继端口:trunk端口,支持所有VLAN数据传输。

    trunk端口配置

    配置trunk端口步骤: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2.选择标签类型:[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isl]
  • 设置trunk模式:switchport mode trunk
  • 退出配置:exit
  • trunk端口配置后不会出现在VLAN表中。

    总结

    VLAN技术通过逻辑划分实现广播域控制,确保不同VLAN间通信隔离。建议规划一一对应的VLAN与网段,有效管理网络安全和性能。

    上一篇:网络安全笔记-17-单臂路由
    下一篇:网络安全笔记-15-网络层-ARP协议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哈哈,博客排版真的漂亮呢~
    [***.90.31.176]2025年04月10日 19时18分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