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14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9月3日,某自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1万枚BTC悬赏!矿圈大佬丢失2.8万枚BTC压缩包密码》的文章,引发了圈内一定的争议。该事件起源于2009年广州某酒店厨子与酒店网管之间因游戏装备借贷事件所引发的比特币抵债纠纷。
厨子曾将一个加密的比特币压缩包交给酒店网管抵还债务。酒店网管建议使用更复杂的密码加密文件,并要求厨子妥善保管。然而,厨子因当时比特币价值较低,并未对密码予以特别关注,只是简单地保存了压缩包。
2017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暴涨,厨子突然想起压缩包之事。由于当年未妥善保存密码,他开始尝试破解压缩包密码以获取加密文件中的比特币。在破解过程中,厨子曾委托一位据称擅长密码破解的“新加坡高级黑客”来帮助完成任务。厨子甚至在破解初期亲眼 witnessing了其高超技术,但最终未将真包交给黑客。
此后,洗牌集团的后续破解工作显示,该密码实际上应为13位字母,且无特殊符号。洗牌实验室发现,该密码不可能使用RAR 2.0版本后的AES加密算法,因为RAR采用块加密,不符合“新加坡黑客” 技术破解的描述。
面对洗牌实验室的质疑,厨子提供了“菜谱”上的私钥记录。然而,由于厨子的文化水平较低,私钥中存在大小写不确认等问题,且“凉白开”称厨子将私钥与菜谱和存储卡混合保存在一个盒子中。洗牌实验室证实,在2011年,菜谱上的私钥格式已不符合bitcoin核心钱包的存储规范。该私钥格式于2011年才在bitcointalk论坛开始讨论,并在2010年至2011年范围内应用,正好符合厨子可能使用的日期范围。
尽管洗牌实验室提出了私钥格式不符的问题,厨子依然坚持破解需求并开发了一个私钥暴力破解程序。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随着错误次数增加,厨子的希望逐渐转变为绝望,最终宣告破解计划彻底失败。
此次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洗牌实验室警告称此类事件完全符合经典花式骗局模式:声称有高手合作或独家资源,诱导目标投入大量资金。洗牌实验室强调,最终用户需熟悉比特币钱包安全知识,避免如铸造交易地址、代币粉尘化等细节问题。
此外,洗牌实验室提醒广大用户,现今许多流行的BTC钱包已经完全支持HD钱包派生功能和交易环ígत,因此单纯从wallet.dat文件中获取不可能通过量身定制的加密文件获取铸造交易地址,从而避免炒作资金流向。
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洗牌实验室建议币民在购买 wallet.dat 文件前必须:
此次事件也让矿圈业内人士警醒,矿营销方需提高行业诚信水平,而普通投资方需提高纪律需慎重处理类似业务,避免成为骗局受害者。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