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个月,Staking前十项目全部亏损
发布日期:2021-05-10 06:44:10 浏览次数:20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42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Staking是近年来在区块链领域持续热门的概念之一,但目前已经较为冷落。简单来说,Staking指的是持币用户通过质押代币参与生态治理,以换取节点奖励的机制。然而,为了激励持币者参与,项目方往往强调其理财属性,宣传其能够实现赚币。

本文不旨在探讨Staking的创新模式,而是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一种理财工具,Staking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收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以具体数据为依据,分析1万元美金投资前十大Staking项目的表现。

截至2019年9月8日,全球加密数字资产市场总市值达到2699亿美元,去除比特币和以太坊后的其余加密货币市值为656亿美元。这些项目中,参与Staking的占比达到127亿美元,权重约为19.36%。其中锁仓金额为49亿美元,占比38.58%。然而,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价格波动性上。

就这些项目而言,单纯以投资收益来衡量,结果相当不理想。通过对前十大项目的计算,投入1万元法币的本位收益仅在20.12美元到757美元之间,然而代币本位却出现8.47%至35.19%的折挫率。最终,投资者在蒙受币价下跌的同时,实际亏损达到577美元至3508美元之间。

以IOST为例,分析这一收益计算的具体逻辑。8月8日,IOST的价格为0.0108美元,投资者可获得约925,925个代币。通过Staking日收益率和月收益率计算器,得出1万元美金的持有量,结合当日价格和当前价格,计算出法币和币本位的收益情况。

基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就法币本位而言,Staking无法实现提前想象中的收益,反而承担了币价波动带来的直接损失。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Staking收益属性的一系列思考:

  • 币本位收益与通胀的关系:在循环经济体系下,系统的本质运作成本转换为通胀收益。在币本位模型中,本位收益即等同于通胀理论收益,这意味着长期获得稳定收益需要考虑操作成本。实际测算显示,Staking在法币本位的收益难以突破合理期待。

  • 赚币与赚法币的平衡点:不同投资者根据对市场判断的差异,或许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例如,动态把握市场波动,择机参与和退出Staking,或是选择其他理财方式如存币或借贷,都可能是不同的投资选择。

  • 质押与庄家操作的关联:质押代币是否为庄家构造卖空机遇仍需深入分析。质押指的是将代币锁定至特定协议,用于 Ensure网络安全。质押本身并不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但长期来看,大量质押可能反向价格信心的承诺。

  • 明星项目肥胖症:质押收益的负面影响在明星项目中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通过ICO超过5000万美元融资的项目中,只有少数3个项目实现正收益,其 Dillon率普遍超过70%。这种成绩引发价值与成长股的讨论,也增加了对代币本位投资的谨慎态度。

  • 投资理念的启示:币圈中的理财方式丰富多样,关键在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设定。理性分析标的价值与盈利潜力,是投资活动的基础。

  • 综合以上思考,我个人认为成功投资取决于充分的信息建设和理性的风险评估。建议投资者在考虑质押代币前,详细审视项目的基本面和市场环境,避免盲目跟风。作为个体投资者,只有脚踏实地、守株待兔才能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保住本金。

    最终,从Staking现状来看,这不仅是个体投资者的抉择,更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考量。只有准确理解其收益特性,明辨投资风险,才能在区块链技术的浪潮中把握正确机会。

    阅读更多新知,参与深度探讨,探索区块链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上一篇:28000个比特币丢失背后的罗生门
    下一篇:懒人日报 | 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微信、支付宝、中兴通讯总裁:5G是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按个爪印,很不错,赞一个!
    [***.219.124.196]2025年04月26日 07时08分53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