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古诗鉴赏
发布日期:2021-05-07 17:46:21 浏览次数:25 分类:原创文章

本文共 63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朝: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译文注释

(1)译文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2)注释

  • 洛城:今河南洛阳。
  • 玉笛:笛子的美称。
  •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 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 闻:听;听见。
  •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 故园:指故乡,家乡。

2.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或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3.赏析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观刈麦》古诗鉴赏
下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鉴赏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做的很好,不错不错
[***.243.131.199]2025年03月31日 12时56分51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