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09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总线是什么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可以传输的原理
总线实际上是由许多传输线或通路组成,每条线上保持的电平高低即是所传输的信号,每条线可一位一位地传输二进制代码.一串二进制代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逐一传输完成.若干条传输线可以同时传输若干位二进制代码.
故而,可以理解总线具有,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信息的性质.而总线中的电路线根据其上传输信号的意义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各个部件连接在总线上,根据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上的信号构成的含义,各个部件做什么操作.比如控制总线上的信号要求主存储器读,则主存储器接收这一信号后,根据地址总线上的信号,将对应的存储器地址上的数据发送到数据总线上,这样就完成了主存储器读的操作.
为什么使用总线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的连线,称为分散连接;另一种是将各个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称为总线连接.那为什么总线连接成为了主流呢?
早期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分散式连接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就是其内部连接方式极其复杂,并且当I/O与存储器交换信息时,都需经过运算器,致使运算器停止运算,严重影响了CPU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争抢运算器的问题,又提出了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分散式连接结构
这就解决了I/O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要经过运算器的问题.
但是即使后来采用了中断,DMA等技术,使CPU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I/O设备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的灵活性问题.即I/O设备的增删异常困难.这是分散式连接结构的通病.
为了解决这一通病,所以提出了总线连接方式.
面向CPU的双总线连接方式
这种总线结构虽然大大提高了I/O设备增删的灵活性,但也有着早期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以CPU为中心,在I/O时会占用CPU,导致CPU效率低下.
而单总线结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单总线结构
单总线结构下,I/O和主存储器直接相连,没有了争夺CPU的问题,但是又出现了争夺总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设置总线判优逻辑,让各部件按优先级高低来占用总线,这也会影响整机的工作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总线争夺的问题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
它在单总线基础上又开辟出了一条CPU与主存之间的总线,称为存储总线.这组总线速度高,只供主存与CPU之间传输信息.这样既提高了传输效率,又减轻了系统总线的负担,还保留了I/O设备与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不经过CPU的特点.
总线连接方式成为了计算机各部件互相连接交换信号,数据的主要方式.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