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56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中国联通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与网通的合并后,其在北方地区的移动和固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联通的“沃云”项目也在云计算时代中不断突破,在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多元化服务。近期,我们有幸深入探访中国联通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大型数据中心,深入了解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呼和浩特数据中心是中国联通构建的一项重要战略项目,位于新城区鸿盛工业园区。这一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达到了ANSI/TIA-942-2005分级T3+或部分T4级,能够满足高、中端用户的需求。整个数据中心占地面积达973亩,总投资高达123亿元,规划建设包括11栋机房楼、4座110KV变电站、高压油机房12栋、业务管理用房及辅助用房6栋以及客服生产楼3栋,总建筑面积达到59万平方米,规划服务器机架数量达到3.6万台。
目前,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11.75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设施,投产两座机房楼,机架数量超过8000台。数据中心的出口带宽已达到1.5T,直接接入骨干网核心层,与四个核心节点互联,带宽资源充足,骨干网时延控制在5ms以内。
联通的沃云平台在数据中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政府、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提供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环保云、旅游云等多种服务。例如,呼和浩特数据中心为政府部门打造了统一的基础行政办公平台,实现了各类业务流程的快速办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支持资源共享、弹性扩展和快速交付。
目前,包括内蒙古电子政务云、住建部住房信息云平台、海事局云平台、四川省政府信访云平台、河南信访云、贵州电子口岸云平台等在内的多项政务云系统已成功运行于联通的沃云平台上。联通的沃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基础网络、云平台、行政办公软件等,适用于政务办公、平安城市、资源监控、警务云、应急指挥、智能社区、智能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
在技术与应用层面,联通始终注重安全性与可靠性。沃云平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可快速迭代研发,已获得近百项软件著作权,并通过了“可信云认证+云保险+公安部安全等保三级认证”。数据中心的可靠性评测达到甲级,网络可靠性达到99.99%。
联通与英特尔公司的合作也为其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7年,两家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专注于云计算技术的研发,聚焦超融合架构、软件定义存储(SDS)和NFV相关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创新。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联通在技术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其云服务业务提供了更强的技术支撑。
在5G市场布局方面,联通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愿。今年3月,联通联合中兴通讯和英特尔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宣布Edge-Cloud大规模试点启动,并发布了《中国联通Edge-Cloud平台架构及产业生态白皮书》。Edge-Cloud平台整合了边缘计算、内容分发网络(vCDN)、边缘智能分析等多种业务场景,展现了联通在5G时代的创新能力。
在边缘云应用方面,联通在天津京津大学城建成Edge-Cloud测试床,正在进行边缘vCDN、边缘转码、边缘智能分析等多种业务场景的部署验证。这些边缘云服务平台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系列,并针对开源数据面开发工具包(DPDK)、英特尔SR-IOV等技术进行了优化。通过边缘vCDN技术,联通成功降低了传统CDN方式的网络时延和带宽压力,提升了内容分发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联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和技术创新上,更展现出其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能力。通过“网络+平台+产品+应用”的全方位云服务模式,联通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为政企及行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未来,联通有望在云计算、5G、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继续发挥领先地位,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