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80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憑默克尔树与比特币的存储优化技术
在1980年4月由IEEE计算机协会举办的安全和隐私研讨会上,拉尔夫·默克尔(Ralph Merkle)在《公钥密码系统的协议》(Protocols for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中首次提出了“默克尔树”(Merkle tree)的概念。这种树状结构以密码学哈希函数为核心,将数据组织成一条从根到叶子的哈希链条,成为区块链技术中实现数据可验证删除的关键技术。
憑默克尔树的结构与原理
默克尔树是一种二叉树,采用满二叉树结构,确保每一层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树的根是通过其两个子节点的拼接哈希值计算得出的,子节点则通过其下级节点的拼接哈希值计算得出,直至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哈希值是原始数据的哈希值。
在比特币网络中,默克尔树的哈希函数采用SHA-256算法。这种结构特点是:对原始数据的篡改会导致路径上的哈希值发生改变,从而通过根节点的哈希值进行验证,可以在不存储原始数据的情况下证明交易的存在性,这种验证方法被称为“默克尔证明”。
憑默克尔树在比特币中的应用
在比特币网络中,区块头的存储优化是通过默克尔树实现的。区块头包含工作量证明(如Hash Rate)和最终的根哈希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区块的交易数据可以通过删除默克尔树的分支来压缩,而不影响区块头的哈希值,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一优化方案。他指出,区块头的大小约为80字节,每10分钟生成一个新区块,年存储量可达约4.2MB。即使存储在现代计算机的内存中,这个规模也是可接受的。
存储优化的可行性评估
中本聪还对存储需求进行了具体计算。他指出,仅需存储区块头的哈希值即可满足需求,这大大降低了数据存储的压力。根据预测,未来几年的存储需求也不会超出现代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这种存储优化技术不仅提升了网络的运行效率,也为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