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中数据类和单例类的实现和讲解
发布日期:2021-05-06 00:55:42 浏览次数:22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286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

1. 数据类和单例类

在开始学习之前, 先来学习一下Kotlin语言中的可见性修饰符:熟悉Java的人都知道, Java中有4种可见性修饰符, public、private、protected、default。	kotlin种也有4种,分别是public、private、protected、internal。首先private修饰符和Java是一模一样的,都表示只对当前类的内部可以见。public修饰符虽然作用和Java是一样的,但在Kotlin种public修饰符是默认选项,而在Java中default才是默认的权限修饰符。
修饰符 Java Kotlin
public 所有类可见 所有类可见(默认)
private 当前类可见 当前类可见
protected 当前类, 子类, 同一包路径下的类可见 当前类, 子类可见
default 同一包路径下的类可见(默认)
internal 同一模块中类可见

1.1数据类

在一个规范的系统架构中,数据类占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用于将服务器端或者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内存中,为编程提供数据模型的支持。或许你听过MVC、MVP、MVVM、之类的架构模式,但不管是哪一种架构模式,这里的M都是指的数据类。数据类通常需要重写equals(), hashCode(), toString()这几个方法,其中equals()方法用于判断两个数据类是否相等, hashCode()作为equals()方法的配套方法, 也需要一起重写, 否则会导致HashMap, HashSet等hash相关的系统类无法正常工作.toString()方法用于更清晰的输入日志.   这里我们来定义一个手机类(先用java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Phone {       private String brand;    private double price;    public Phone() {       }    public Phone(String brand, double price) {           this.brand = brand;        this.price = pric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super.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Nullable Object obj) {           return super.equals(obj);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hone{" +                "brand='" + brand + '\'' +                ", price=" + price +                '}';    }}
看上去比较复杂吧, 关键是这些代码还没有实际逻辑的意义, 只是为了让它用于数据类的功能而已,而在Kotlin语言中, 可以用data关键字来简化这些代码:
data class Phone(val brand: String, var price: Double)
是的,你没有看错,只需要这一行代码就实现了,当你在一个类前面加了data关键字,就表明你希望这个类是一个数据类,Kotlin会根据主构造函数中的参数帮你将equals(), hashCode(), toString()等固定且无实际逻辑意义的方法自动生成, 从而减少开发的工作量.当一个类中没有任何代码时,可以省去尾部的大括号

测试代码:

fun main() {       val phone1 = Phone("Samsung", 2999.9)    val phone2 = Phone("Samsung", 2999.9)    println("phone1 = phone2 ? " + (phone1 == phone2))}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单例类

首先先来介绍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在它的核心结构中只包含一个被称为单例的特殊类。通过单例模式可以保证系统中,应用该模式的类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即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实例

这里用Java来写一个单例类: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void singletonTest() {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Test is called.");    }}
这段代码其实很好理解, 首先用private将Singleton的构造函数私有化, 使得外部不可以创建这个类的具体实例.getInstance()方法用于外部获取Singleton类的实例,singletonTest()是上面单例类的一个方法

代码讲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获取 单例类 Singleton 的实例        Singleton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调用单例类Singleton 的 singletonTest()方法        singleton.singletonTest();    }
虽然Java中单例类的实现并不复杂, 但是Kotlin做的更好,  它将一些固定的, 重复的逻辑实现隐藏了起来, 只暴露给我们最简单方便的用法.在Kotlin中创建单例类的方式为, 将class关键字改成object关键字.

代码实现:

object Singleton {   }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类中编写其他的函数, 直接加上去就好

代码实现:

object Singleton {       fun singletonTest() {           println("SingletonTest is called.");    }}


上一篇:Kotlin语言的Lambda编程学习讲解(集合的创建与遍历,Lambda编程)
下一篇:Kotlin语法基础之面向对象编程接口的实现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能坚持,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19.124.196]2025年04月16日 03时18分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