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38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过去十多年,电商行业经历了B2C和F2C等多个阶段,C2M(厂商向消费者)将成为业态发展的下一个重要方向。上一轮消费互联网革命主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相比之下,当前的变革则以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深刻影响着制造领域的生产方式,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这场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大巨头纷纷入场,不仅互联网巨头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在积极布局,制造业巨头也开始加速转型。与二十年前的互联网起步阶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互联网公司更多以“搅局者”的身份初入市场,推动了一场改变行业格局的革命。而今,这场变革所释放的能量可谓无比巨大。
这场变革正在逐步展开,硝烟仍在弥漫。就像二十年前难以想象今天的消费场景,我们也无法准确预测这场工厂革命的未来走向,哪些企业最终将成为赢家,终局会是怎样的,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变革必将引发一系列产业分工的调整。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身定位;每个参与者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也将持续进化。五年、十年后,“工厂”这个概念将完全不同,它将代表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峰。
当前C2M模式的探索主要以电商平台型企业为主导,致力于重塑制造业的生态系统。从现有实践来看,C2M模式在供给侧需要进行柔性生产改造。首先,从技术层面进行升级,打通制造商与消费者、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数据连接,实现B端供应链和C端入口系统的互联互通。此外,还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其次,从管理层面进行革命性变革,建立更灵活、更具动态性的组织形态,支持柔性制造的实现。同时,在需求侧引入与柔性生产相匹配的柔性订单,充分发挥制造商的柔性生产能力。
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潜力巨大。根据工商注册数据,全国共有约670万家制造业工厂,但数字化水平不足20%。随着国内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这些中小型制造企业连接尚未开发的市场,为C2M模式带来显著机遇。特别是在制造端,C2M模式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企业生产线、供应链、内部管理制度乃至整个商业模式的变革,使得传统商品生产制造能够实现快速迭代升级,实现了对供给侧的深层次改造。
例如,犀牛智造工厂采用了面料身份ID系统,实现了从进厂到出厂的全链路跟踪。产前排位、生产排期、吊挂路线均由AI机器完成决策。过去需要人工清点物料、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在该工厂一键即可获得秒级回复。这种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和误差率。
C2M模式的本质是对供给侧的全方位升级。制造商需要对自身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革经营管理机制,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运营。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消费互联网巨头转向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C2M模式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企业更加重视下沉市场,C2M领域的竞争将加速展开。同时,这场变革也将孵化出一批原生于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型企业,如依文集团旗下的集合智造。该公司的创始人夏华认为,整合完后端产业链后,应不断拓展前端渠道,以实现更大的价值。
当前C2M市场各方力量虽有各自优势,但未来必将在产业链上展开短兵相接。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数据和用户层面,而是将延伸至产业链的深层逻辑。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