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基础:NAT 网络地址转换
发布日期:2025-03-28 00:35:08
浏览次数:6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03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1. 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技术,通过将多个私网IP地址映射到一个公网IP地址,实现一对一的网络连入。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之间的通信。私网和公网的基本区别在于IP地址的归属范围。私网IP地址范围为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等,主要用于内部网络。而公网IP地址则是用于互联网上的,每个公网IP地址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私网IP地址。这样一来,内网设备通过NAT技术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
2. NAT分类
NAT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静态NAT:只支持单个用户上网,所有互联网服务必须通过固定的映射关系来访问内网资源。这种方式 simplest, 但灵活性较差。 2. 动态NAT:允许多个用户动态地共享单个公网IP地址。这种方式需要三方共享(用户A上网时释放IP给用户B),但支持更灵活的用户ncess。 3. PAT(端口地址转换):通过将内网IP转换为端口号,实现端口复用。这种方式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外部网络资源,但每次连接都需要重新分配端口号。为什么不能每个私网IP对应一个公网IP?
这是因为回包无法区分不同的私网IP地址。当多个私网IP尝试通过同一个公网IP访问外部网络时,回包会混淆真实的请求来源,导致无法有效区分每个私网IP的具体需求。PAT(端口地址转换)
PAT是一种基于端口的地址转换技术。它通过将内网IP地址转换为端口号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例如:当一个内网设备(192.168.1.100)通过NAT路由器访问百度时,路由器会将内网IP地址和端口号(如192.168.1.100:5000)映射到固定的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如203.0.113.10:80)。当百度的回包返回时,路由器会将响应路由到内网设备的指定端口(5000)。 这种做法可以在不增加额外IP地址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然而,路由器的端口数量有限(通常为65535个端口),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内网地址池,避免端口资源耗尽。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NAT技术在网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将多个私网IP地址映射到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地址,不仅节省了整体内外网地址资源,还有效地解决了IP地址短缺问题。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NAT类型和配置方式,以实现最优的网络性能和管理体验。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注你微信了!
[***.104.42.241]2025年05月09日 01时32分59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flink启动(二)
2019-03-09
pair的用法
2019-03-09
Flex 布局的自适应子项内容过长导致其被撑大问题
2019-03-09
PL/SQL 动态Sql拼接where条件
2019-03-09
Thymeleaf sec:authorize 标签不生效
2019-03-11
Flask--简介
2019-03-11
Frame--Api框架
2019-03-11
Boostrap技能点整理之【网格系统】
2019-03-11
javaWeb服务详解(含源代码,测试通过,注释) ——Emp的Dao层
2019-03-11
Git简单理解与使用
2019-03-11
echarts 基本图表开发小结
2019-03-11
adb通过USB或wifi连接手机
2019-03-11
JDK9-15新特性
2019-03-11
TreeSet、TreeMap
2019-03-11
JVM内存模型
2019-03-11
可变长度参数
2019-03-11
3、条件查询
2019-03-11
cordova打包apk更改图标
2019-03-11
GitHub上传时,项目在已有文档时直接push出现错误解决方案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