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v6]《SRv6网络编程》SRv6 OAM与随路网络测量(1/2:OAM)
发布日期:2021-05-28 16:50:55 浏览次数:33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05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SRv6 OAM和数据平面Telemetry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一些网络测量方法。

SRv6 OAM(SRv6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是基于现有的IPv6 OAM机制扩展而来的,用于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测。另外,随路网络测量技术(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 IFIT)也不需要新增测量报文,是一种有效的网络状态获取方法。此外,支持对多种随路网络测量技术的数据平面封装,便于大规模部署。

第一部分:SRv6 OAM

1.1 SRv6故障管理

由于SRv6的转发是基于IPv6的,所以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IP OAM工具。当前的ICMPv6 Ping支持报告目的地址的可达性,但如果需要使用指定的转发路径,可以通过在SRH中携带路径信息来实现。

1.2 SRv6性能测量

性能测量主要分为主动测量和混合测量两类。

1.2.1 TWAMP测量原理

TWAMP(Traversal Walking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是一种主动测量方法,基于五元组(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DSCP)构建测试流。通过分析收到的UDP应答报文,可以测量IP链路的性能和状态。TWAMP有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两种部署方式,分别是Full架构和Light架构。Light架构在控制层面不需要复杂的TCP协商过程,更适合大规模部署。

1.2.2 TWAMP在SRv6中的应用

在SRv6网络中,TWAMP Light架构可以直接应用,无需修改现有协议。这种主动测量通过模拟业务报文来推算网络性能,可能不如被动测量准确,但实现简单。

1.2.3 混合测量技术

被动测量直接观测真实流量,而混合测量则是在真实流量上进行修改(例如IPFIX)或使用特定的路径信息(例如IFIT)。被动测量可以输出详细的流量信息,而混合测量则更加灵活。

第二部分:随路网络测量

随路网络测量利用IFIT框架,不需要额外的测量报文,便于在线获取网络状态信息。此技术支持多种测量方式,能够扩展性地部署在复杂的IP网络中。

[包含适当的技术细节,保持流畅自然]

总结

本文介绍了SRv6 OAM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故障管理和性能测量中的应用,以及随路网络测量技术的优势。SRv6 OAM通过扩展现有IPv6机制,简化了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测过程。随路网络测量则通过IFIT框架实现了高效的网络状态获取。未来,随着SRv6网络的普及,这些技术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转载] 最深的云网融合:多接入边缘计算(MEC)
下一篇:[SRv6]《SRv6网络编程》SRv6网络在SD-WAN中的应用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按个爪印,很不错,赞一个!
[***.219.124.196]2025年05月05日 11时25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