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简述
发布日期:2021-05-15 05:55:29 浏览次数:25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89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一些互相连接、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就是这个概念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二、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通常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开发,每一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我们会接触到两个主要协议体系:一个是OSI协议,共7层,但实际应用中并未被广泛使用;另一个是被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由4层组成。

2.1 OSI七层体系结构

虽然OSI协议未被实际使用,但我们可以简单介绍其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在物理层上,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比特。

2.2 TCP/IP四层体系结构

TCP/IP协议由四层组成:

  • 链路层(网络接口层):负责处理与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包括设备驱动程序和网络接口卡的作用。
  • 网络层(互联网层):处理数据在网络中的分组和转发活动。
  • 运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协议。
  •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应用的细节,例如HTTP协议用于Web数据的传输。
  • 2.3 对应关系

    以下图表展示了OSI和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图表图片])

    三、网络协议

    在TCP/IP四层体系结构中,每层都有相应的网络协议。这些协议主要由协议头部和数据组成。常用的协议包括:

  •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 IP协议:管理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实现路由功能。
  •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发送网络状态请求和错误报文。
  •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管理多播组播数据。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顺序的数据传输服务,常用于HTTP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用于高效通信场景,无需连接建立。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资源的传输。
  • 四、封装与分用

    当应用程序使用TCP/UDP传输数据时,数据会被送入协议栈。每一层会在数据前添加首部信息,最终形成比特流发送到网络上。这个过程被称为封装。例如:(图1展示封装过程)

    当数据到达目的主机时,反向进行分用过程,即从底向上逐层去掉首部信息。每层协议盒检查上层协议标识以正确路由数据。例如:(图2展示分用过程)

    上一篇:linux及windows系统中,如何查找某端口被占用的进程?
    下一篇:使用sonar扫描svn中的代码后,没有作者或责任人信息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逛到本站,mark一下
    [***.202.152.39]2025年05月06日 14时09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