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目标
发布日期:2021-05-14 18:00:06 浏览次数:14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64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多年前,我第一次听说有人愿意为追求财务自由而努力,当时仍在为基本需求计薪的胶着才开始思考这个概念。

大多数人认为,在中国大城市中实现财务自由需要至少500万元储蓄。这种论调持续流传,甚至有专家在公开场合重申。如果你每年需要开支10万元,上述金额看似足以支持终身生活。

但其实并非如此。网友分享的故事显示,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更多是基于稳健的投资收益率减去通胀率的测算标准得出的。例如,7%的投资收益与3%的通胀率认为是可行的假设。用20万元作为每年的生活开支,得到的计算目标就是500万元。

但等待your是,这个数字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目标。有人认为要实现财务自由,最佳方式是通过创业。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35岁就成为了首位股票拥有100亿美元身价的CEO,这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投资路径的认知。

然而,创业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实现。像谷歌的CEO拉里·佩奇和脸书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一样的成功案例令人钦佩,但在中下层职场,选择创业可能并不可行。另一种途径是进入某些大公司的前100名员工,他们通常在35岁前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职业投资被认为是另一个可行的方案,但年轻人慎重考虑前踏入投资领域。例如,22岁毕业生能否在3年内积累50万元,每年培养10万的本金,是10倍收益后的目标。

最终,显然自由的实现需要个人的储蓄能力和投资策略。在没有明确计划和持续努力的情况下,将500万元简单当作实现自由的代金,将是不现实的。这不仅是个人的财务约束,更是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承诺。

上一篇:杂谈之空明石猴
下一篇:【Andorid数据存储】SharedPreferences存储以及查看文件方法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5年04月26日 06时56分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