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笔记
发布日期:2021-05-14 09:31:48 浏览次数:20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216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资治通鉴》全名阅读文库的目录以为参考,文章目录如下:

卷一 礼教的根本在于法纪,法纪的根本在于区分高下之分,区分高下之分的根本在于匡正名分。礼教不仅是法纪,更是区分君臣有别的重要工具。维护礼教,才能维护天子职责,进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礼教的核心在于分辨贵贱,将亲疏有别,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务。没有名分,就无法体现尊贵,没有器物,就无法标识,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才能实现。

卷二 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被所知限制,无法开拓创新。他们在官守法章方面做得可以,但在谋划开创大业时却力不从心。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能受制于人;贤德的人随着情况变化改变礼法制度,无能的人死守成法。国家的信誉是至宝,国家靠人氏保卫,人民靠信誉保护。欺骗百姓,国家难以长久,欺骗邻国,国家终将败落。

卷三 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统一。统一才能安定,能统一的人必定不杀人成性。天下百姓都愿意为之努力,就像禾苗在雨水滋润下长成一样。统一的基础是仁义,仁义的核心是利益。利益安顿人民,弘扬道德,二者相辅相成。

卷四 圣明君主对百姓以教育感化为主,尽量减少防范和禁令,知道防范靠不住。礼教用乐教化,用德教化,用法教化。为保护树叶却伤害树枝,这是失策之举。国家的富强靠开拓疆土,军队的强大靠百姓富庶,称王天下则必须树立德望。

卷五 官场风尚一时间是用法严酷,但左内史宽推行宽刑罚,积极处理诉讼纠纷,赢得百姓拥护。他任用心地忠厚的人,加计任用,不追求功名,受到官史和百姓的衷心爱戴。用兵威和财务征服弱小部落,用法严惩犯罪,用赎罪为士兵,用尊重原有风俗习惯减轻赋税。

卷六 用兵威和财务征服周围弱小部落,用法严惩犯罪,用赎罪为士兵,用尊重原有风俗习惯减轻赋税。班固说玄菟、乐浪本是箕子的封国,箕子用礼义教导百姓,掌握种田、养蚕、纺织方法,制定八条法令。杀人以本人性命抵,伤人赔偿损失,盗窃做奴婢,自赎罪则需交赎金五十万钱,虽免罪但被人看不起。百姓因此不偷不盗,女子守贞节,乡间用竹木器皿,城市效仿官吏用杯盘器皿盛放食物。郡官员多来自辽东,后来有人因偷盗被发现,导致当地风俗破坏。

卷七 汉武帝选择刘昌为赵王,认为他无大过无大绩,足以安定天下。太子性格稳重,太子能用文治国,胜任储君之位。汉武帝对大将军卫青说,太子稳重安定,不让朕忧虑。皇后和太子因皇上对他们的宠爱减少而不安,汉武帝为太子劝诫,太子性格稳重,安定天下。司马光说,太子储君之位,需要圣人君子辅佐,太子左右前后都是正人君子,朝夕相处于正道。

卷八 盐、铁、酒类专卖和均输是国家控制四夷、保卫边界的根本。李德裕论道,君主最大的德在于明察秋毫。明察就可以洞悉奸诈,任何邪恶都无法逃脱。怀疑的心思招来奸贼谗言,猎狗顾及兔子吗,追逐大鹿不会顾及小兔。官吏百姓一心为政公平清明,处理诉讼合情合理。

卷九 圣主独处深宫,所作的决定,恰当则受到天下人的称颂,失当则被天下人纷纷议论,所以应小心地挑选身边的助手,审慎地择用执行命令的官员,使身边的助手能够帮助君王端正自身,执行命令的官员能够宣示圣德,这才是君王的根本要务。

卷十 如果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唐尧虞舜都无法治理天下。太子是国家储君,其师友必须由天下的优秀人才充任,不应只是与其外祖父许氏一家关系密切。许舜监护太子家,会牵制太子思想,太子不能向天下传扬品德。

卷十一 贤才是国家的工具,任用的官吏贤能,办事进退简易,能够普遍获得良好功效。使用的工具锋利,花费很少的力量就能取得很多成果。蠢人骑劣马,精于骑术的人乘名种良驹,王良骑乘名种良驹,韩哀侯驾驶快疾的宝马,千里之内不过喘口气。衣物选择合适,饮食营养均衡,防寒保暖,这些都是工具的重要意义。

卷十二 君子重视不乘敌国丧乱的机会去进攻,认为恩足以使孝子心服,义足以使诸侯感动。老鼠不为洞穴所容,只因嘴里衔的东西太大。班固赞古代确定一件事物的名称,从与此相类似的事物中得来,近的取之于自身。君臣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古今的通常之理,自然之势。

卷十三 贡禹说古代君主节约俭朴,只征收十分之一的税赋,没有其他赋税和徭役,家家户户都过着富足的生活。司马光说,元帝这位君王容易受到欺骗,难以醒悟。薛广德因劝谏元帝不从,竟以鲜血污染车轮,元帝不高兴。光禄大夫张猛劝说,元帝改从桥上走。

卷十四 经书上不是说节约之人犯过失很少,贡禹劝元帝虚心请教,元帝却剔除贡禹建议。孔子说远离奸佞,不用他而已,还要驱逐到远方,切断联系。孔子说政治的意思是端正,端正的主干是梗直诚实,端正的内容是核实真实。

卷十五 官吏多实行苛政,刺史随心所欲干预郡县事务,苛求吏民,压迫百姓,乡党邻里失去和睦,送往迎来礼节衰落,人情不通,阴阳阻隔。这是由官吏苛政引发的。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适合人君。经书说托言治理,实际上行为不正确,外表恭敬,实际上傲慢欺天。孔子说爱他时要他活下去,恨他时希望他死,迷惑之。

卷十六 治和乱荣和辱首先在于君主信任什么人,治国有法的君王才能依据往事预测将来。司马光说君王的德行不昌明,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从何着手。荀悦说奸佞迷惑君主的方法太多,孔子说远离奸佞,驱逐到远方切断联系。孔子说政治的意思是端正,端正的主干是梗直诚实,端正的内容是核实真实。

(以上为优化后的目录,文章内容将按照此目录进行撰写)

上一篇:JS 浅拷贝与深拷贝
下一篇:div 实现光标悬停变成手型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按个爪印,很不错,赞一个!
[***.219.124.196]2025年05月01日 17时06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