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0数据集介绍
发布日期:2021-05-12 21:13:46 浏览次数:12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77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P300 数据集介绍

概述

P300 数据集专门收录了 P300 响应的完整实验记录,主要用于评估用户在字符认知任务中选择正确字符的准确性。实验设计围绕 36 个常用字符展开,目标是每轮字符选择中对正确字符的精准预测。

实验范式

实验者面前的呈现一个 6x6 的字符矩阵,与此同时,系统会在矩阵的行和列上进行随机增强操作。具体而言,所有行和列按照 5.7Hz 的频率进行连续随机刺激,其中 12 个被增强的行或列中有 2 个包含预期的目标字符。实验者需要专注于这些被激发的行或列,以期提升对目标字符的识别准确性。

P300 响应是当被增强的行或列包含了预期字符时的特定反应,这与传统的 P300 response 响应特性一致。系统会将满足条件的反应与未满足条件的反应区分开来,确保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数据收集

整个数据收集过程遵循严格的实验规范。实验数据通过 MATLAB 软件进行记录存储,其中每组实验数据生成一个 .mat 文件,包含实验对象 A 和 B 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以单精度和双精度两个版本保存,以兼顾不同 MATLAB 版本的使用需求。

每个 .mat 文件中都包含 64 通道的 EEG 信号,将其组织为一个大矩阵 (Signal),如图 3 所示。实验对象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随机打乱字符顺序,以防止实验者识别出测试集的真实性。除了 EEG 信号外,还记录了以下相关变量:

  • Flashing: 表示被激发的列或行是否为 1(激发成功)
  • StimulusCode: 当列或行被激发时,分别表示对应的列或行编号(0 为无激发)
  • StimulusType: 1 表示被激发的行或列包含预期字符,0 表示没有
  • TargetChar: 每个 epoch 对应的目标字符信息

注释

以上内容主要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特点,未包含具体链接或图片。

上一篇:705 设计哈希集合 leetcode
下一篇:C++ 异常处理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不错!
[***.144.177.141]2025年04月14日 10时26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