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函数参数中的冒号与箭头
发布日期:2021-05-10 03:28:32 浏览次数:19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07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在一些Python的工程项目中,我们会看到函数参数中会有冒号,有的函数后面会跟着一个箭头,你可能会疑惑,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 其实函数参数中的冒号是参数的类型建议符,告诉程序员希望传入的实参的类型。函数后面跟着的箭头是函数返回值的类型建议符,用来说明该函数返回的值是什么类型。

更官方的解释:此为type hints,是Python 3.5新加的功能,作用如上所述,官方文档为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484/

值得注意的是,类型建议符并非强制规定和检查,也就是说即使传入的实际参数与建议参数不符,也不会报错。我认为类型建议符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软件工程方面:在多人合作的时候,我们对他人开发的代码并不熟悉,没有对类型的解释说明的话,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看出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是什么类型,有了说明符,可以方便程序员理解函数的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到的工作,比如静态分析与代码重构)。

下面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函数twoSum为例,该函数计算的是两个输入参数的和:

#!/usr/bin/python3# -*- coding:utf-8 -*-def twoSum(num1: int, num2: int=100) -> int:    sum = num1 + num2    return sum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twoSum.__annotations__)    print(twoSum(1,2))    print(twoSum(1))    print(twoSum('I love ','Arsenal'))    #print(twoSum('Arsenal'))
//结果{'num1': 
, 'num2':
, 'return':
}3101I love Arsenal

对结果的解释:

第一行输出中的__annotations__是函数的保留属性,保存的是函数声明中的注释内容,比如我们使用的对参数"num1",“num2"和返回值的建议类型。

第二行输出是正常用法。
第三行输出验证了:注释内容后可以跟等号”=",意思为未传入实参时,该参数获得的默认值
第四行输出则验证了该解释说明符并非强制检查,我们传入了两个str实参,并不会报错,而是继续进行函数中的加法运算。如果传入的两个实参无法进行函数中规定的运算,则会正常报错。

参考链接:

1

上一篇:探索jQuery的ready方法比原生js的window.onload快的奥秘
下一篇:day_06_CSS万物之源(文本格式)以及居中神器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按个爪印,很不错,赞一个!
[***.219.124.196]2025年04月14日 16时53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