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239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洪恩教育招股书揭秘:技术研发含金量低酷,三年亏损3亿,如何扭亏为盈?
近日,专注于儿童教育电子产品研发的中国科技公司洪恩教育(iHuman)正式提交IPO招股书,计划以"IH"代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业务布局以及财务表现都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这家备受瞩目的教育科技公司。
一、公司背景:守护者还是炒作者?
洪恩教育成立于1996年,总注册资金仅4500万元。从公开信息看,此公司的控股股东北京稻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9.67%,而创始人、董事长池寒峰对稻盛世纪持有99%的股权权,实际控制人身份令人眨 açı。查看工商信息,池寒峰确实是该公司的实际决策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全业务线均围绕儿童教育展开,主要包括中国市场的教育电子产品、数字内容以及儿童素质教育机构的研发。产品涵盖点读笔、早教机、有声读物等,致力于为0-12岁儿童提供服务。这或许是其IPO成功的一大基础,但也掩盖了别的发展方向是否?
二、财务表现:盈亏如浮云
从2018年至2020年的财务表现来看,洪恩教育经历了极大的变脸速샤(reverse metamorphosis)。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1.32亿元、2.19亿元以及1.85亿元,但其运营状态为亏损与盈利的辩证统一。
具体数据如下:
2018年:
- 营收:1.32亿元
- 亏损:2206万元(营运亏损)
- 净亏损:1760元
2019年:
- 营收:2.19亿元
- 亏损:2.79亿元(营运亏损)
- 净亏损:2.76亿元
2020年上半年:
- 营收:1.85亿元
- 盈利:584万元(营运盈利)
- 净盈利:80.8万元
这前后大变的财务状态背后,折射出公司管理的战略性调整。从1.32至2.19再到1.85亿元的营收波动,既有增长也有调整。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还得益于其毛利率由2018年的50%提高至2020年的67.6%。这在技术类初创公司中较为罕见,通常能否持续将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决定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是,公司在学习服务和设备服务方面均实现了亮点。学习服务收入从2018年的2201万元攀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1.52亿元,同比增长显著。而设备服务收入却出现了下滑,1.1亿元降至3301.4万元。这可能表明公司正在调整产品线,注重新业务增长点。
三、研发投入及“含金量”争议
研发是技术类公司的生命线。但对于洪恩教育而言,其研发支出是否满足"含金量"?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在教育领域研发依赖智力资本,技术突破的价值往往很难直接量化。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
研发总费用:
- 2018年:5210.3万元
- 2019年:1.7亿元
- 2020年上半年:7367.4万元
研发支出结构:
- 2018年、2019年,其研发支出中发放的薪资和福利费用占研发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85.1%和45.4%。2020年上半年则为86.5%。
贝多财经分析指出,其2019年研发支出中发放的股票薪酬支出达7630.1万元,占总研发费用的44.8%。此处值得商榷:研发费用中大量流向股权薪酬支出,是否意味着"研发质量"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研究讨论需深入:高薪资支出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可观的技术突破?或者说,这是否是一种逃避直接研发投入的方式?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技术实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四、高管背景:完美世界"产才"再打造
洪恩教育的高管多为完美世界"..农?"培养对象。董事长池寒峰曾是诺贝尔和可扩展的完美世界创始人之一,其在教育行业的布局值得关注。除了池村,还有其他高管曾在完美世界任职,如CEO戴鹏和CTO陆文斌等。
公司招股书中还提到,与完美世界及其股东存在"密切关联"。该项往来包括贷款以及场地租赁等。更为重要的是,完美世界曾在纳斯达克和深交所重classified为上市公司。如何将这种"身份"转化为商业优势,将是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
此外,原完美世界监事梁田持有公司股份,言因其在教育领域的业务经验或许可以为公司带来不错的资源链接优势。不过,将完美世界的发展经验直接迁移到教育领域是否可行,仍需观察。
五、IPO背景:又一个借壳上市的"考核"?
随着这笔IPO的提交,总共有多少"借壳上市"公司上市了?从公开信息看,我国在A股市场的教育类借壳上市公司确实较少,大约仅有8家。若洪恩教育成功登陆纽交所,将成为我国在海外的首家类似的借壳教育类上市公司?或者是不是?
原文提到洪恩教育曾计划在A股创业板上市前的努力,被迫转移IPO目标至海外。借壳上市之所以受热议,是因为它可能加剧市场的流动性缺失。在海外市场拓展,能够帮助公司摆脱"A"盘。或许这正是池寒峰的策略:借助海外上市新生。
六、未来展望:重构或重塑?
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再到管理团队构建,对于中小公司而言,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洪恩教育的IPO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从技术产品玩家向商业平台的转型?这取决于以下要素的平衡:
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达标,洪恩教育必将在教育领域走出一段新路。但如果投行对其"研发含金量"产生质疑,其上市进程可能会遇到阻力。
结语
总的来说,洪恩教育作为中小型教育科技公司,在招股本中具有一定的亮点。但其研发质量以及盈利模式仍需更多验证。聪明投资者在面对这一题目时,或许应密切关注其海外市场拓展进展,研发创新能力,以及管理团队的战略布局。毕竟,在教育领域,突围技术和教育类企业的成功离不了持续创新、稳健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