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62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目录
早上看了主版块一位博主对于低代码的看法,我也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为什么需要低代码平台
笔者从业也十几年了,大大小小的项目做过几十个,但是问题主要是好些项目在规划时其实没有实际的需求,有些是匆忙上马的,受制于客户的预算和审计需要,往往好些项目匆忙开发,匆忙上线。
因为有这些潜在的问题,项目上线之后才会经历噩梦,一个项目上线才意味着真正使用它的人看到了实物,往往前期的规划和客户真实的需求是不匹配的,客户会抱怨这些反人类的设计,是哪个脑袋进了水的人规划了这些功能。这时候项目的问题会逐步暴露,需求会频繁变更,故障随时都有。每一天都过的胆战心惊,也许睡一觉你的应用就跑不起来了,而且随着应用的推广新需求也会层出不穷,让你疲于应付。
面对客户多变的环境和层出不断的需求,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维护,现实情况是项目一旦验收,资源马上释放了,而且面对企业内部压力巨大的KPI考核,不管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往往是没有动力去维护一个已经验收的项目的。
另外一方面,因为企业是在动态变化的,往往企业经营的好坏是和员工的收入强关联的,一旦业绩不太好,打工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换工作也是频繁的,往往过了一两年,以前熟悉项目的人员全部跳槽了,留下的就是没有人能维护或者不愿意维护的烂尾楼,这些原因导致项目后期维护乏力,这也是客户最后不得不忍痛丢弃原来的项目重新申请经费去另起炉灶的重要原因。
即使维护良好的项目,也面临内部资源排期的问题,企业为了盈利往往把资源投入到优质项目中,一个需求来了内部需要漫长的排期,客户也往往接受不了几个月排期的等待。
低代码平台带来的好处
我个人总结低代码平台带来了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给客户交付了一套高质量的软件,因为功能是在软件里在线开发,不管是通过拖拽还是编制一部分代码在里边。低代码平台所提供的组件是经过严格测试的,所以表单定义、工作流搭建的时候出错的概率大大降低了。使用传统编制代码的方式一个是质量不可控,另外受制于工程师的水平,好些工程师是滥竽充数的,产出非常差,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
第二,项目变得可持续发展,客户提的需求往往通过简单的搭建即可响应,过程中如果有变化还可以即时更正,更能满足客户动态变化的需求。最大的变化,如果使用传统开发,可能同样是简单的需求,不使用低代码平台往往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才能交付,使用了低代码平台往往可以缩短到半天到一天的时间,速度往往是最好的响应。
第三,应用了低代码平台之后分工更明确了,效率提高了。以前做项目项目经理往往像监工一样,天天催进度,但是进度就是不往前走,工期拖延,预算超标,老板和客户都不满意。上了低代码平台后,项目经理变成了实施工程师,因为项目经理本身就介于业务和技术之间,天天接触客户更能理解客户需要什么。水平更高的工程师往往可以投入到组件研发中,新的组件提供后平台就增加了新的能力,相当于可以满足新的业务场景,这样项目经理手里的工具丰富了,自然也就不怕客户频繁的变更需求了。
最后,保护了客户的资产,因为是在软件中进行业务定制,一旦低码平台交付客户使用后,相当于知识产权交付给了客户。如果客户中有技术背景的员工,通过培训也可以掌握低码平台的使用,没有比客户自己更懂自己业务的人了。这样你每开发一款应用都是实际需要使用的,这才叫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如果后续厂商响应不及时,其实自己也可以上去弄,因为客户是不用愁预算的,这样软件也延长了生命力。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上线即落后,让一个日常的运维工作变成一个运营工作持续的为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的展望
我对低代码平台的市场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一个新的技术方向的发展自然会经历坎坷,但是发展中的阵痛是避免不了的,未来掌握了低代码平台技术的人员,可以像流水线组装机器一样快速的组装出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我们也可以轻松的应对工作,按时下班,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不就是应该追求的目标么?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