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检测流程(小记)
发布日期:2021-05-08 06:01:03 浏览次数:21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50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

肺结节检测实验流程

根据Luna16描述和现阶段论文复现需求,实验流程确定如下:

1. 肺实质区域分割与剪裁处理

首先对CT图像进行肺实质区域分割,随后将原始3D CT图像进行剪裁处理,确保剪裁后的3D图像恰好包含所有肺实质区域。

2. 肺实质区域提取

将CT图像与分割结果一同进行剪裁,缩减到最小尺寸满足1中剪裁要求。随后将CT图像与分割结果进行乘法操作,得到仅包含肺实质区域的3D图像(非肺实质区域值为0)。虽然Luna16数据集提供了分割数据,但在端到端结节检测任务中,仍需自行添加分割部分。实验表明,V-net和U-net等模型在肺实质分割上表现良好。

3. 小方块划分与候选结节筛选

剪裁后3D图像的尺寸因器各不相同,不利于后续计算。因此,将图像划分为若干3D立方体(小方块),并输入后续网络进行处理。网络输出score时,设定一个阈值(如0.1),将低于阈值的点排除,剩余点作为候选结节(candidate nodule)。

4. FROC指标计算与假阳性去除

基于候选结节,计算FROC曲线及相关指标(如ROC-AUC等)。同时,将候选结节及其对应的3D立方体输入假阳性去除网络进行处理,以提升检测精度。

上一篇:IO控制方式
下一篇:Pyramid Convolution(PyConv)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很好
[***.229.124.182]2025年03月24日 10时06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