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RIP)
发布日期:2021-05-07 23:11:46 浏览次数:18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82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一、基本概念

理想的路由算法:

  •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 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自适应性)
    1.小网络:静态路由选择策略(非自适应路由选择)2.大网络: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自适应路由选择)
  • 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 算法应是公平的
  • 算法应是最佳的(相对某一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AS(自治系统):单一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一个AS对其他AS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
一个大的ISP就是一个AS。
分类:

  • IGP(内部网关协议),如RIP、OSPF
  • EGP(外部网关协议),如BGP

二、RIP

1.工作原理

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简单
一条路径最多15个路由器,16相当与不可达
和OSPF都是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都要不断的和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RIP特点:

  •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 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自己现在的路由表
  •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表更新的原则: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这种更新算法又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2.距离向量算法(相邻路由器)

  • 对地址为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修改:目的地址不变,距离+1,下一跳改为x
  • 原路由表和修改好的路由表比较:把原路由表中没有的添加进去
  • 如果有,比较下一跳,若原路由表的下一跳也为x,则替换(以最新的为准)
  • 若不是x,比较距离,选择小的那个

3.RIP协议的报文格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部:

  • 命令:1、请求路由信息2、对请求路由信息的响应或未被请求而发出的路由更新报文
  • 必为0:4字节字的对齐
    路由部分:
  • 地址族标识符:所使用的地址协议
  • 路由标记:填入ASN(自治系统号)
  • 最大长度:504字节
    鉴别功能
    问题: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好消息传的快,而坏消息传的慢
    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最大距离15
    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
上一篇:内部网关协议OSPF
下一篇: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能坚持,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19.124.196]2025年04月09日 06时31分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