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握手中少了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端会做什么?
发布日期:2021-05-07 16:07:32
浏览次数:16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89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TCP握手时ACK丢失: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应对机制分析
在TCP协议的握手过程中,ACK丢失(ACK丢失,ACK表示确认,丢失即未能接收到对方的确认信息)是一个常见但复杂的问题。以下将详细分析客户端与服务端在ACK丢失情况下的应对机制。
第一阶段:第一次握手中的ACK丢失
客户端的行为
当客户端(C)发送SYN(同步请求)和seq(序列号)时,若服务端(S)未能接收到这些信息,客户端会进入超时状态并重新发送SYN包。这种机制确保了连接的建立不会因为少量丢包而中断。服务端的行为
服务端在未接收到客户端的SYN包时,同样会进入超时状态并重新发送SYN包。这种双方的超时机制保证了握手能够在可靠传输的环境下完成。第二阶段:第二次握手中的ACK丢失
客户端的行为
客户端在第二次握手时发送SYN、seq和ACK时,若这些数据包丢失,客户端会重新发送SYN包,直到收到服务端的ACK为止。这一机制防止了握手过程因少量丢包而中断。服务端的行为
服务端在收到客户端的SYN、seq和ACK中的一部分丢失时,会继续发送SYN和seq包,直到收到客户端的确认ACK。这一机制确保了服务端能够正确接收握手请求。第三阶段:第三次握手中的ACK丢失
客户端的行为
在第三次握手中,客户端发送ACK时,若丢失,客户端会认为连接已经建立并开始发送数据。这种机制优化了握手延迟。服务端的行为
服务端在收到客户端的ACK中丢失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连接是否建立。如果服务端未收到ACK且没有接收到数据传输,它会继续发送SYN包,直到收到ACK。关键点总结
ACK丢失的影响
ACK丢失会导致连接状态的不确定性,双方都需要通过重传机制来确保握手过程的可靠性。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差异
客户端和服务端在ACK丢失时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服务端更关注握手请求的完整性,而客户端则更关注连接状态的建立。TCP的可靠性机制
TCP的握手过程依赖于多次重传机制,确保在面对ACK丢失时仍能完成连接建立。综上所述,ACK丢失在TCP握手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双方的超时重传机制,TCP依然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建立。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感谢大佬
[***.8.128.20]2025年04月11日 06时27分40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IDEA出现问题:修改jsp页面tomcat不生效解决方案
2019-03-04
IDEA 热部署太热情不好(失去焦点就热部署)
2019-03-04
IDEA2020-2配置git,并从远程仓库获取代码分支
2019-03-04
IDEA快速恢复开发:导出配置和导入配置操作
2019-03-04
Java Socket网络编程-总结
2019-03-04
Linux通过yum仓库安装gcc详细教程
2019-03-04
加油站(贪心)
2019-03-04
最长的连续元素序列长度(哈希表)
2019-03-04
访问docker中的nginx容器部署
2019-03-04
LNMP环境搭建
2019-03-04
PostgreSQL 分区表探索(pg_pathman)数据库优化
2019-03-04
设计一个验证系统
2019-03-05
ubuntu 安装 vncserver
2019-03-05
centos7防火墙导致nginx无法访问
2019-03-05
python绘制一份完美的中国地图
2019-03-05
Python 超级简单精准计算地点日出日落时间
2019-03-05
准确率94%!Python 机器学习识别微博或推特机器人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