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Locust-入门测试脚本
发布日期:2021-05-07 13:05:16 浏览次数:23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34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前言

本文为Locust性能测试工具的入门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上手并掌握基本使用方法。文章将分为入门脚本、启动页面介绍和性能测试参数三个主要部分,内容详实且易于理解。

入门脚本

以下是一个基于Locust框架的简易入门脚本,用于快速搭建一个性能测试用例:

# -*- coding: utf-8 -*-
from locust import HttpUser, task, between
class QuickstartUser(HttpUser):
wait_time = between(1, 2.5)
@task
def baidu_index(self):
self.client.get("/")
@task(3)
def search_locust(self):
self.client.get("?wd=locust")

代码说明:

- `QuickstartUser`类继承自`HttpUser`,表示一个模拟用户的用户类。 - `wait_time`属性设置了每个任务之间的随机等待时间(1-2.5秒),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延迟。 - `@task`装饰器用于定义任务,`baidu_index`方法模拟访问百度首页。 - `@task(3)`装饰器用于设置任务的执行权重(3),表示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比其他任务高。 - `search_locust`方法模拟搜索“locust”关键词的操作。

运行测试:

将脚本保存为`.py`文件,运行命令`locust -f {file_path} --web-host=127.0.0.1`即可启动性能测试。

启动页面介绍

Locust的启动页面提供了几个关键设置选项:

  • 模拟用户数(Number of users to simulate):设置虚拟用户的数量。
  • 用户启动速率(Hatch rate):每秒产生的虚拟用户数。
  • 目标主机(Host):指定测试的目标网址。
  • 启动性能测试(Start swarming):点击按钮后,开始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目标服务器的测试。
  • 通过这些设置,可以快速配置并启动性能测试场景。

    性能测试参数说明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系统会提供一系列关键指标:

  • 请求类型(Type):如HTTP GET/POST等。
  • 请求路径(Name):具体的URL地址。
  • 请求数量(request):当前同时进行的请求总数。
  • 失败请求(fails):测试过程中失败的请求总数。
  • 90%ile响应时间(90%ile (ms)):90%的请求的响应时间。
  • 中位数响应时间(Median):中间值响应时间。
  • 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所有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
  • 最小响应时间(Min):最短的响应时间。
  • 最大响应时间(Max):最长的响应时间。
  • 平均请求大小(Average size (bytes)):单位字节的平均请求大小。
  • 当前吞吐量(Current RPS):每秒处理的请求数量(RPS)。
  • 当前失败率(Current Failures/s):每秒失败的请求数量。
  • 这些指标为性能测试提供了全面的分析数据,有助于评估服务器性能和系统负载。

    上一篇:03-Locust-命令行运行及参数说明
    下一篇:14-Jmeter分布式测试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能坚持,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19.124.196]2025年03月22日 14时50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