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复习——第一章
发布日期:2021-05-07 10:44:19
浏览次数:21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94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高效地管理和存储数据,为各种应用提供支持。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内容,决定了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其基本概念如下:
-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关系来组织,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 元组:表中的每一行数据即为一个元组。
- 属性:表中的每一列数据即为一个属性,具有特定的名称和数据类型。
- 码:属性组成的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合,例如学号、身份证号等。
-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年龄域为1~120。
- 分量:元组中的单个属性值,如学生的姓名或班级。
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一、三级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描述数据库的全体数据逻辑结构,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 模式是数据库系统结构的中间层。
外模式(子模式 / 用户模式):描述用户看到的局部数据逻辑结构,是数据的局部视图。
-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是一对多,一个外模式可供多个应用使用,但一个应用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 外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保障数据库安全。
内模式(存储模式):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内模式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式。
二、两级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描述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外模式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 每个外模式都有一个对应的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描述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一个模式对应一个内模式。
- 这个映像定义了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联系。
三、数据的独立性
- 物理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相互独立,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
- 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
四、数据独立性与映像的关系
-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通过改变外模式/模式映像来实现。
-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通过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来实现。
这种设计确保了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高度适配性和灵活性。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5年03月23日 22时20分42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实现谣传QQ中的手段——“1像素页面保活”
2019-03-04
Android UI效果篇-(3)用属性动画实现收缩菜单
2019-03-04
Android反编译-揭秘猎豹设置默认浏览器逻辑
2019-03-04
错误: 编码GBK的不可映射字符
2019-03-04
python3 读写Excel
2019-03-04
html img点击跳转网页
2019-03-04
Python-Url编码和解码
2019-03-04
windows环境下生成ssh keys
2019-03-04
2019年一个程序员的回顾与成长计划
2019-03-04
CSDN博客自定义栏目——Google、百度、必应站内搜索框
2019-03-04
vue 双项绑定的实例 货币转换
2019-03-04
vue if else用法。
2019-03-04
vue 官方实例教程 markdown demo
2019-03-04
CSS border-style 属性
2019-03-04
Python数据类型 列表、元组、集合、字典的区别和相互转换
2019-03-04
宝塔配置404 502页面
2019-03-04
jquery each 操作批量数据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