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汇总——JavaSE——GC
发布日期:2021-05-07 08:59:49 浏览次数:24 分类:原创文章

本文共 283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

文章目录

各种博客的整理以及自己的总结

GC

垃圾回收

请简单描述一下垃圾回收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还有垃圾回收器可以马上回收内存吗?并且有什么办法可以主动通知虚拟机进行垃圾回收呢?

当创建一个对象时,GC就会监视这个对象的大小,地址以及使用情况,GC通过有向图的方式管理和记录堆中的所有对象,并确定对象是否有关联的引用或存在引用链,如果没有,GC有义务收集此对象

可以,通过调用System.gc()

请说明一下垃圾回收的优点以及原理。

就不需要程序员手动去回收垃圾,可以实现垃圾的自动回收

请问GC是什么? 还有为什么要有GC?

GC是垃圾回收,当有了GC以后,程序员就可以不用手动的清理垃圾,虚拟机会自动的清理堆中没有再被引用的对象,释放其分配的内存

什么原因会导致minor gc运行频繁?同样的,什么原因又会导致minor gc运行很慢?请简要说明一下

因为每次创建新的对象都是在年轻代的Eden区中,会导致其对象数量多,并且此区中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朝生夕死的,此时就会触发minor gc,也有可能是因为新生代的空间太小

  • 新生代的空间设置过大,导致对象变得越来越多

  • 对象的引用链过长,进行可达性分析时间过长

  • 采用的垃圾收集器运行效率低

  • Survivor区内存较小,清理后的对象不能装进去,需要移动到老年代,造成移动开销

内存

请问,在java中会存在内存泄漏吗?请简单描述一下。

内存泄漏,说白就是不再被使用的对象或者变量,一直占据着内存,无法回收

造成内存泄漏的事件

  1. 静态集合类:当在类中声明一个静态的HashSet…,当此容器结束时,也无法释放内存,因为静态的变量是与类同生共死,此时就会造成内存泄漏,可以理解为长期对象持有短期对象的引用,导致短生命周期的对象无法释放
  2. 各中连接:I/O连接,数据库连接…,每次的连接都相当一次请求,如果不显示的close()就无法将对象(Connection,PreparedStatement…)回收,就会造成大量对象无法释放,导致内存泄漏
  3. 变量不合理作用域:声明一个成员变量,但只在一个方法中进行引用,此时方法结束,变量并不会释放,也会造成内存泄漏
  4. 改变Hash值:当对集合中的一个变量进行值修改时,此时会改变Hash值,用contains()去检索此集合,也找不到这个对象,就会导致无法将此对象从集合中删除,也会造成内存泄漏

JVM

请简述一下GC算法
  1. 标记-清理算法

    此算法主要针对老年区,由于老年区都是大对象和一些经常用的对象,所以采用标记-清理算法,可以有效的清理不用的对象,标记所以从根节点开始的对象,如果是未被标记的对象,即没有引用的对象,可以将其清理掉,但是此方法会产生较多的内存碎片

  2. 复制算法

    此方法主要用在年轻代,由于年轻代中的大部分对象都是需要被清理掉的,因此采用复制算法,可以方便的将存活的对象进行保存,此方法主要是在垃圾收集时将Eden区和Survivor区中存活的对象放入另一个Survivor区,依次类推,可以将不用的对象全部清理掉

  3.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是基于标记-清理算法,是此算法的一种优化,由于标记-清理算法会产生较多的内存碎片,因此产生了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整理算法也是从根节点开始标记,将标记(存活)的对象压缩在内存的一端,之后清理边界外的所以对象,此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内存的碎片

  4. 增量算法

    如果进行一次垃圾清理是非常耗时的,此时会有长时间的停顿,所以将连接起来线程和用户线程交替进行,让垃圾收集线程每次回收一小片的内存区域,可以有效的减少停顿,并且在此期间用户线程也可以运行,但是由于线程之间的来回切换的消耗,导致垃圾回收的总体成本增加

内存泄漏

请问java中内存泄漏是什么意思?什么场景下会出现内存泄漏的情况?

内存泄漏,说白就是不再被使用的对象或者变量,一直占据着内存,无法回收

造成内存泄漏的事件

  1. 静态集合类:当在类中声明一个静态的HashSet…,当此容器结束时,也无法释放内存,因为静态的变量是与类同生共死,此时就会造成内存泄漏,可以理解为长期对象持有短期对象的引用,导致短生命周期的对象无法释放
  2. 各中连接:I/O连接,数据库连接…,每次的连接都相当一次请求,如果不显示的close()就无法将对象(Connection,PreparedStatement…)回收,就会造成大量对象无法释放,导致内存泄漏
  3. 变量不合理作用域:声明一个成员变量,但只在一个方法中进行引用,此时方法结束,变量并不会释放,也会造成内存泄漏
  4. 改变Hash值:当对集合中的一个变量进行值修改时,此时会改变Hash值,用contains()去检索此集合,也找不到这个对象,就会导致无法将此对象从集合中删除,也会造成内存泄漏

总结

  • 【垃圾回收器】

    • 老年代:Serial Old、ParNew、Parallel Old、CMS、G1
    • 年轻代:Serial、ParNew、Parallel Scavenge
  • 【Full GC的触发场景】

    • System.gc
    • promotion failed:当Eden区的存活的对象在Survivor放不下,并且在OldGen也放不下时,那么promotion failed会触发Full GC
    • CMS:当gc线程和用户线程同时运行的时候,此时用户线程产生的垃圾大于预留的空间,此时会触发CMS(Concurrent Model sweep)
    • 新生代晋升的平均大小大于老年代剩余的空间大小

    当使用G1,CMS 时,FullGC发生的时候是 Serial+SerialOld。
    当使用ParalOld时,FullGC发生的时候是 ParallNew +ParallOld.

  • G1垃圾收集器

    • 优点:不必全堆扫描,并且停顿时间是可控制的
    • 会将堆划分为等大的区域(Eden、Survivor、Old、Humongous(巨型区)),最小1M,最大是32M,默认分为2048个区域
    • 分区
      • Young GC:清理Eden区和Survivo区
      • Mixed GC:清理所有的年轻代和部分老年代
  • 垃圾判断算法

    • 引用计数算法
      • 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此时的计数器会+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会-1,而那些引用计数器为0的对象称为垃圾
    • 可达性分析算法
      • 引用技术算法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因此有了可达性分析算法,此算法实现原理是,从根节点开始搜索每一个可达的对象,将其搜索的路径称为引用链,每一个有引用链的对象都是可达的,反之是不可达的,但是不可达的对象不一定会被清理,将此对象进行一次检索,如果发现没有与根对象相关联的引用链,那就进行一次标记和筛选,筛选的条件是看其finalize()【此方法的执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是否有与根节点相关联,如果有则自救成功,如果没有那就拜拜了【其实finalize()往往被认为是用来做最后资源的回收】

  • 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共同进步!

上一篇:JVM学习————运行时数据区(三)
下一篇:面试汇总——JavaSE——JVM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留言是一种美德,欢迎回访!
[***.207.175.100]2025年03月27日 22时05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