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curator 伪集群 - 安装 -配置 - 秒懂
发布日期:2021-05-06 17:50:29 浏览次数:31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105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zookeeper 伪装集群搭建实践指南

目录

1. zookeeper 安装与配置

1.1 安装环境准备

在本地环境中使用三台机器搭建伪集群,方便开发和测试。伪集群模式下,节点间通信仅通过本地IP完成,不能用于生产环境,但能有效帮助我们理解zookeeper的工作原理。

1.2 下载与安装

下载最新版本的zookeeper(如3.4.13),解压到指定目录。例如:

C:\devtools\zookeeper-3.4.13>

1.3 配置文件准备

为每个节点创建独立的配置文件,存储在conf目录下。例如:

zoo-1.cfgzoo-2.cfgzoo-3.cfg

1.4 myid 文件配置

为每个节点创建myid文件,内容为节点编号。例如:

data/zoo-1/myid → 1data/zoo-2/myid → 2data/zoo-3/myid → 3

1.5 配置文件详细内容

  • tickTime:默认值为3000ms,建议保留默认值。
  • initLimitsyncLimit:默认值分别为10和5倍的tickTime,需配置为正整数。
  • dataDir:指定数据存储目录。
  • clientPort:默认2181,需确保各节点端口唯一。
  • server.id:格式为host:port:port,需与myid一致。

示例配置:

tickTime=4000initLimit=10syncLimit=5dataDir=C:\devtools\zookeeper-3.4.13\data\zoo-1clientPort=2181server.1=127.0.0.1:2888:3888server.2=127.0.0.1:2889:3889server.3=127.0.0.1:2890:3890

1.6 启动脚本修改

为每个节点创建启动脚本(zkServer-1.cmd等),并修改脚本内容,指定配置文件和日志目录。

1.7 集群启动验证

  • 检查进程列表(如jps)。
  • 使用zookeeper客户端连接集群,测试节点连通性。

客户端命令简介

zookeeper客户端提供多种操作命令,常用命令包括:

  • create:创建路径结点。
  • ls:列出路径下的所有结点。
  • get:获取结点上的值。
  • set:修改结点上的值。
  • delete:删除结点。

后续内容

下一篇将介绍zookeeper客户端开发技巧,深入探讨如何高效使用zookeeper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zookeeper (二):Curator vs zkClient
下一篇:从底层入手,图解 Java NIO BIO MIO AIO 四大IO模型与原理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5年03月31日 11时19分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