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291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
文章目录
1 概述
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为管理项目按时完成所需的7个过程
- 规划进度管理: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 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 排列活动顺序: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 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期的过程
- 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 控制进度: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1.1 项目进度管理含义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出合理切经济的进度计划(包括多级管理的子计划),在执行该计划过程中,经常要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若出现偏差,便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项目完成。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在满足其时间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其总体目标。
1.2 项目进度管理的作用
总的来说,项目管理计划主要都是基于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编制的。在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的基础上编制项目成本管理计划、设备设施采购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风险管理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等。
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2.1 规划进度管理
规划进度管理是为实施项目进度管理制定政策、程序,并形成文档化的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提供指南和方向。规划进度管理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章程
- 组织过程资产
- 事业环境因素
规划进度管理输出:
- 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2.2 定义活动
WBS最底层的可交付成果,即工作包。
为了更好的规划项目,工作包通常还应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即“活动”。 活动就是为完成工作包所需进行的工作,是实施项目时安排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活动与工作包是1对1 或多对1 的关系,即可能有多个活动对应一个工作包。定义活动的过程就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所有活动,其主要作用是,将工作包分解为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估算、进度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定义活动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范围基准
- 组织过程资产
- 事业环境因素
定义活动输出: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里程碑清单
2.3 排列活动顺序
排列活动顺序是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以便在既定的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的效率。
除收尾两项活动之外,每项活动和每个里程碑至少有一项紧前活动和一项紧后活动。
项目团队可以按照逻辑关系将活动排序来创建一个切实的项目进度计划。排列活动顺序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里程碑清单
- 事业环境因素
- 项目范围说明书
排列活动顺序输出:
- 项目进度网络图
- 项目文件更新 活动清单 活动属性 里程碑清单 风险登记册
2.4 估算活动资源
估算活动资源是执行各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明确完成所需资源种类,数量和特性,以便做出准确的成本和持续时间估算。 估算活动资源过程与估算成本过程紧密相关。估算活动资源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资源日历
- 风险登记册
- 活动成本估算
- 事业环境因素
- 资质过程资产
估算活动资源输出:
- 活动资源需求
- 资源分解结构(RBS)
- 项目文件更新 活动清单 活动属性 资源日历
2.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量,为制定进度计划过程提供主要输入。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依据的信息包括:活动工作范围、所需资源类型、估算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日历。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活动资源需求
- 资源日历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风险登记册
- 资源分解结构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输出:
-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
-
项目文件更新
活动属性
为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而制定的假设条件
2.6 制定进度计划
进度规划方法包括:关键路径法(CPM)和关键链法(CCM)
制定进度计划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把活动、持续时间、资源、资源可用性和逻辑关系带入进度规划工具,从而形成包含各个项目活动的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制定可行的进度项目进度计划,往往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制定进度计划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项目进度网络图
- 活动资源需求
- 资源日历
-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风险等级册
- 项目人员分派
- 资源分解结构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制定进度计划输出:
- 进度基准
- 项目进度计划
- 进度数据
- 项目日历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
2.7 控制进度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发现计划偏离的方法,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进度控制关注如下内容:
- 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 当变更实际发生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缩短工期的方法
- 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 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 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 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 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 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进度控制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 工作绩效数据
- 项目日历
- 进度数据
- 组织过程资产
控制进度输出:
- 工作绩效信息
- 进度预测
- 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
- 进度数据
- 项目进度计划
- 风险等级册
-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 偏差的原因
- 采取的纠正措施及理由
- 从项目进度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经验教训
3 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3.1 工作量和工期估算
-
Delphi法
- 协调人向各专家提供项目规格和估计表格。
- 协调人召集小组会与各专家讨论与规模相关的因素。
- 各专家匿名填写迭代表格
- 协调人整理出一个估计总结,以迭代表的形式返回专家。
- 协调人召集小组会,讨论较大的估计差异。
- 专家复查估计总结并在迭代表上提交另一个匿名估计。
- 重复4-6,直到达到一个最低和最高估计的一致。
-
类比估算法
-
参数估算法
-
储备分析
3.2 项目活动排列顺序的技术和工具
- 去定依赖关系
- 前导图法(PDM)
- 箭线图法
- 提前量与滞后量
3.3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技术和工具
- 制定项目计划步骤
- 关键路径法
- 关键链法
- 资源优化技术
- 进度压缩
- 计划评审技术
3.4 项目进度计划调整方法
分析进度偏差
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