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10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ls 命令用法说明
命令名称:ls
英文原理:list
命令所在路径:/bin/l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目录文件
语法:ls [选项 -aldrtAFR] [文件或目录]
没有带参数则显示当前目录下的目录文件,带了参数则显示目标目录下的目录文件。
-a:(all)显示所有文件及目录,包括隐藏文件
Linux中隐藏文件以“.”开头,隐藏文件的作用是作为系统使用文件,告诉用户,如无必要,切勿操作。
-l:(long)显示详细信息,包括文件型态、权限、拥有者、文件大小等
详细信息中显示文件的大小为字节,不直观,可以搭配 -h 选项(human),就能人性化显示文件大小,会根据文件的实际大小,自动调整单位。此外,绝大多数统计或显示文件大小的命令都支持 -h 选项。
-d:查看目录属性,显示当前目录本身的目录信息,而不是该目录下目录信息
-r:将文件以相反次序显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将文件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
-A:同 -a 作用相同,但不列隐藏文件
-F:在列出的文件名称后加上标识;例如可执行档则加“*”,目录则加“/”
-R:遍历下级目录,即若目录下有文件,则以下之文件亦皆依序列出
ls 命令返回结果说明
返回结果实例图片:
第1部分:权限信息 -rw-r--r--.
标识权限信息,第1个字段标识文件类型,第2至10个字段标识权限信息,最后一个“.”无需关注。
文件类型:“-”表示二进制文件 “d”表示目录 “l”软链接文件 等(还有其他类型,仅这三个常见)。
权限信息:共9个字段,每3个字段标识一组权限,一共3组。3个组按顺序分别标识所有者(u),所属组(g),其他人(o)权限;每组每个字段分别按顺序标识读(r),写(w),执行(x)权限,没有该权限用“-”表示。
rw- r-- r--
u 所有者 g 所属组 o 其他人
rw-r--r--即表示:该文件所有者具有读写权限,和所有者在同一权限组的用户具有读权限,其他人具有读权限。
第2部分:文件被引用的次数(有争议)
第3部分:文件所有者
第4部分:文件所属组
第5部分:文件大小,单位是字节。(此处的ls命令带了 -h 选项,单位会人性化显示,默认是字节)
第6部分:文件的创建时间或修改时间
第7部分:文件或目录名
其他说明
1、一个文件或目录,有且只有一个所有者和所属组,所有者和所属组是可变的。
2、被引用次数至少为1次,可以为多次,当被引用次数为0时,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会被释放。
3、Linux 没有创建时间的概念,只有修改时间,当文件被创建且没有被修改时,可以认为修改时间就是创建时间。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