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36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这篇文章最近很火,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去很多公司面试,除了你具备基本的能够写一个高性能app的能力后,一般都会在自己的app里面加一些现有的相对较666的技术,这些技术我们称之为开源框架。
比如,我们以前木匠做一个桌子,我们需要把木头削成木板,然后把木板拼成桌面,然后再去用同样的方式做桌子的腿;现在,我们只需要买做好的桌子板和做好的桌子腿,然后我们就可以用他们拼接就可以自己做一个桌子了。 所以,现在开放代码已经不再需要你去锯木头了,你只需要拿着一个SDK就可以实现一个功能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的开源技术。那么,这些技术一般包含热升级,热修复,AppInstant,强制更新,组件化路由架构Arouter,RxJava,IOC架构方法,Hook技术,图片加载(Glide),网络访问(Retrofit,okHttp)等等,当然,这些技术你不能只会用,你需要知道他的原理,有时候,你还需要知道如何对这些架构进行改进。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Android开发者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所以对于现在Google推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毫无感觉,这些都是被controlC和controlV所毒害,开源让开发者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基本的编码能力,失去了深入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所以对于很多google推出的新技术好组件(GoogleI/O大会新技术),好框架已经很多人不愿意去学习了这是不应该的,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啊。
作为安卓开发者,除了Bug,经常会碰到下面这些问题:
应用卡顿,丢帧,屏幕画面撕裂,操作界面刷新缓慢,UI不美观,布局混乱…这些问题频发的话,年后可能就不用来了。
开发App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界面卡顿?尤其是自定义View的时候。
Android 应用的卡顿、丢帧等,这些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绝大部分都与 16ms 这个值有关。Android 设备的刷新率也是 60Hz,Android系统每隔16ms发出VSYNC信号,触发对UI进行渲染,如果超过了16ms,我们则认为发生了卡顿。
一些常见的原因有:
-
layout 太过复杂,层次过多;
-
UI 上有层叠太多的绘制单元,过度绘制;
-
或者onDraw等方法中过于耗时;
-
CPU 或者 GPU 负载过重;
-
动画执行的次数过多;
-
频繁 GC,主要是内存抖动;
-
UI 线程执行耗时操作;
-
等等;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给用户一个良好的UI体验呢?
-
优化界面布局,使界面布局视图扁平化,去除不必要的背景颜色,减少透明色的使用; (尽量减少View在系统中measure、layout、draw的累计时间)
-
减少UI线程中数据运算,使用子线程处理耗时任务;
-
尽量避免在循环逻辑或者onDraw方法中频繁创建新对象和使用局部变量;
-
不要在主进程去做耗时的操作,提升UI的绘制速度(减少View的布局层级,避免过渡绘制等)
高级UI与自定义View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定义View其实并不难,为什么呢?
因为自定义View无非就是显示+交互:显示由onMeasure ->onLayout->onDraw的整个流程就将显示整个流程处理完了,而交互则是touch事件的处理;另外其他的一切你比如Canvas,Animation,Paint都是围绕着draw来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搞懂其中的根本原理。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