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构建通讯器--5.4listen()队列剖析、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
发布日期:2021-05-04 18:23:28 浏览次数:17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306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

(1)listen()队列剖析

(1.0)listen():监听端口,用在 TCP连接 中的 服务器端 角色;
listen()函数调用格式: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要理解好backlog这个参数,我们需要先谈一谈 “监听套接字 队列”的话题;
(1.1)监听套接字的队列
①对于一个调用listen()进行监听的套接字,操作系统会给这个套接字 维护两个队列;
a)未完成连接队列 【保存连接用的】当客户端 发送tcp连接三次握手的第一次【syn包】给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就会在未完成队列中创建一个 跟这个 syn包对应的一项,其实,我们可以把这项看成是一个半连接【因为连接还没建立起来呢】,这个半连接的状态会从LISTEN变成SYN_RCVD状态,同时给客户端返回第二次握手包【syn,ack】,这个时候,其实服务器是在等待完成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服务端(LISTEN变成SYN_RCVD状态)
客户端《《-服务端(返回第二次握手包【syn,ack】)
b)已完成连接队列 【保存连接用的】当第三次握手完成了,这个连接就变成了ESTABLISHED状态,每个已经完成三次握手的客户端 都放在这个队列中作为一项;
客户端connect(第三次握手,完成连接队列 )
c)backlog曾经的含义:已完成队列和未完成队列里边条目之和 不能超过 backlog;
面试重点
//(1)客户端这个connect()什么时候返回(返回就是客户端发送请求去服务端),其实是收到三次握手的第二次握手包(也就是收到服务器发回来的syn/ack)之后就返回了;
//(2)RTT是未完成队列中任意一项在未完成队列中留存的时间,这个时间取决于客户端和服务器;
对于客户端,这个RTT时间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加起来的时间;
对于服务器,这个RTT时间实际上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握手加起来的时间;
如果这三次握手包传递速度特别快的话,大概187毫秒能够建立起来这个连接;这个时间挺慢,所以感觉建立TCP连接的成本挺高;【短连接游戏-挺恶心的】
//(3)如果一个恶意客户,迟迟不发送三次握手的第三个包。那么这个连接就建立不起来,那么这个处于SYN_RCVD的这一项【服务器端的未完成队列中】,
//就会一致停留在服务器的未完成队列中,这个停留时间大概是75秒,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这一项会被操作系统干掉;
面试重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accept()函数
①accept()函数,就使用来 从 已完成连接队列 中 的队首【队头】位置取出来一项【每一项都是一个已经完成三路握手的TCP连接】,返回给进程;
②如果已完成连接队列是空的呢?那么咱们这个范例中accept()会一致卡在这里【休眠】等待,一直到已完成队列中有一项时才会被唤醒;
面试重点
③//思考题:
//(1)如果两个队列之和【已完成连接队列,和未完成连接队列】达到了listen()所指定的第二参数,也就是说队列满了;
//此时,再有一个客户发送syn请求,服务器怎么反应?
//实际上服务器会忽略这个syn,不给回应; 客户端这边,发现syn没回应,过一会会重发syn包;
//(2)从连接被扔到已经完成队列中去,到accept()从已完成队列中把这个连接取出这个之间是有个时间差的,如果还没等accept()从已完成队列中把这个连接取走的时候,客户端如果发送来数据,这个数据就会被保存再已经连接的套接字的接收缓冲区里,这个缓冲区有多大,
//最大就能接收多少数据量;
面试重点
**********)
(1.3)syn攻击:不停发三次握手的第一次包,而且不返回第三个包
//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backlog: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指定给定套接字上内核为之排队的最大已完成连接数【已完成连接队列中最大条目数】;
//大家在写代码时尽快用accept()把已完成队列里边的连接取走,尽快 留出空闲为止给后续的已完成三路握手的条目用,那么这个已完成队列一般不会满;
//一般这个backlog值给300左右;
(2)阻塞和非阻塞I/O
①阻塞和非阻塞主要是指调用某个系统函数时,这个函数是否会导致我们的进程进入sleep()【卡在这休眠】状态而言的;
a)阻塞I/O
//我调用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就卡在在这里,整个程序流程不往下走了【休眠sleep】,该函数卡在这里等待一个事情发生,只有这个事情发生了,这个函数才会往下走;
//这种函数,就认为是阻塞函数;accept();
//这种阻塞,并不好,效率很低;一般我们不会用阻塞方式来写服务器程序,效率低;
b)非阻塞I/O:不会卡住,充分利用时间片,执行更高;
//非阻塞模式的两个鲜明特点:
//(1)不断的调用accept(),recvfrom()函数来检查有没有数据到来,如果没有,函数会返回一个特殊的错误标记来告诉你,这种标记可能是EWULDBLOCK,
//也可能是EAGAIN;如果数据没到来,那么这里有机会执行其他函数,但是也得不停的再次调用accept(),recvfrom()来检查数据是否到来,非常累;
//(2)如果数据到来,那么就得卡在这里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缓冲区,所以复制这个阶段是卡着完成的;

(3)同步和异步I/O

a)异步I/O:调用一个异步I/O函数时,我门要给这个函数指定一个接收缓冲区,我还要给定一个回调函数;调用完一个异步I/O函数后,该函数会立即返回。 其余判断交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会判断数据是否到来,如果数据到来了,操作系统会把数据拷贝到你所提供的缓冲区里,然后调用你所指定的这个回调函数来通知你;
******************************************区别你
很容易区别非阻塞和异步I/O的差别:
//(1)非阻塞I/O要不停的调用I/O函数来检查数据是否来,如果数据来了,就得卡在I/O函数这里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缓冲区,然后这个函数才能返回;
//(2)异步I/O根本不需要不停的调用I/O函数来检查数据是否到来,只需要调用一次,然后就可以干别的事情去了;内核判断数据到来,拷贝数据到你提供的缓冲区,调用你的回调函数来通知你,你并没有被卡在那里的情况;
*******************************************************
b)同步I/O
//select/poll。epoll。
//1)调用select()判断有没有数据,有数据,走下来,没数据卡在那里;
//2)select()返回之后,用recvfrom()去取数据;当然取数据的时候也会卡那么一下;
//同步I/O感觉更麻烦,要调用两个函数才能把数据拿到手;
//但是同步I/O和阻塞式I/O比,就是所谓的 I/O复用【用两个函数来收数据的优势】 能力;
(3.1)I/O复用
所谓I/O复用,就是我多个socket【多个TCP连接】可以弄成一捆【一堆】,我可以用select这种同步I/O函数在这等数据;/所以,这种调用一个函数能够判断一堆TCP连接是否来数据的这种能力,叫I/O复用,英文I/O multiplexing【I/O多路复用】
(3.2)思考题
什么叫 用 异步的方法 去使用 非阻塞调用 ?
捕捉信号异步拉起同步,使进程结束回收资源

上一篇:关于信号的截断备忘录
下一篇:从零构建通讯器--5.3TCP状态转换,TIME_WAIT详解,SO_REUSEADDR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注你微信了!
[***.104.42.241]2025年03月29日 09时22分34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