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比较
发布日期:2021-06-30 18:54:30 浏览次数:2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1174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9 分钟。

排序算法分类

这里写图片描述

排序算法比较表格填空

排序算法 平均时间复杂度 最坏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是否稳定
冒泡排序 :————-: :—–: :—–: :—–:
选择排序 :————-: :—–: :—–: :—–:
直接插入排序 :————-: :—–: :—–: :—–:
归并排序 :————-: :—–: :—–: :—–:
快速排序 :————-: :—–: :—–: :—–:
堆排序 :————-: :—–: :—–: :—–:
希尔排序 :————-: :—–: :—–: :—–:
计数排序 :————-: :—–: :—–: :—–:
基数排序 :————-: :—–: :—–: :—–:

排序算法比较表格

排序算法 平均时间复杂度 最坏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是否稳定
冒泡排序 O(n2)O(n2) O(n2)O(n2) O(1)O(1)
选择排序 O(n2)O(n2) O(n2)O(n2) O(1)O(1) 不是
直接插入排序 O(n2)O(n2) O(n2)O(n2) O(1)O(1)
归并排序 O(nlogn)O(nlogn) O(nlogn)O(nlogn) O(n)O(n)
快速排序 O(nlogn)O(nlogn) O(n2)O(n2) O(logn)O(logn) 不是
堆排序 O(nlogn)O(nlogn) O(nlogn)O(nlogn) O(1)O(1) 不是
希尔排序 O(nlogn)O(nlogn) O(ns)O(ns) O(1)O(1) 不是
计数排序 O(n+k)O(n+k) O(n+k)O(n+k) O(n+k)O(n+k)
基数排序 O(N∗M)O(N∗M) O(N∗M)O(N∗M) O(M)O(M)

注:

1 归并排序可以通过手摇算法将空间复杂度降到O(1),但是时间复杂度会提高。

2 基数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M),其中N为数据个数,M为数据位数。

辅助记忆

  • 时间复杂度记忆- 
    • 冒泡、选择、直接 排序需要两个for循环,每次只关注一个元素,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O(n2)(一遍找元素O(n)O(n),一遍找位置O(n)O(n))
    • 快速、归并、希尔、堆基于二分思想,log以2为底,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O(nlogn)(一遍找元素O(n)O(n),一遍找位置O(logn)O(logn))
  • 稳定性记忆-“快希选堆”(快牺牲稳定性) 
    •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排序前后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

原理理解

1 冒泡排序

1.1 过程

冒泡排序从小到大排序:一开始交换的区间为0~N-1,将第1个数和第2个数进行比较,前面大于后面,交换两个数,否则不交换。再比较第2个数和第三个数,前面大于后面,交换两个数否则不交换。依次进行,最大的数会放在数组最后的位置。然后将范围变为0~N-2,数组第二大的数会放在数组倒数第二的位置。依次进行整个交换过程,最后范围只剩一个数时数组即为有序。

1.2 动图

1.3 核心代码(函数)

//array[]为待排序数组,n为数组长度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 j, k;    for(i=0; i
array[j+1]) { k=array[j]; array[j]=array[j+1]; array[j+1]=k; } }}

2 选择排序

2.1 过程

选择排序从小到大排序:一开始从0~n-1区间上选择一个最小值,将其放在位置0上,然后在1~n-1范围上选取最小值放在位置1上。重复过程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元素,数组即为有序。

2.2 动图

 

2.3 核心代码(函数)

//array[]为待排序数组,n为数组长度void select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 j ,min ,k;    for( i=0; i
array[j]) { min=j; } } if(min!=i) { k=array[min]; array[min]=array[i]; array[i]=k; } }}

3 插入排序

3.1 过程

插入排序从小到大排序:首先位置1上的数和位置0上的数进行比较,如果位置1上的数大于位置0上的数,将位置0上的数向后移一位,将1插入到0位置,否则不处理。位置k上的数和之前的数依次进行比较,如果位置K上的数更大,将之前的数向后移位,最后将位置k上的数插入不满足条件点,反之不处理。

3.2 动图

 

3.3 核心代码(函数)

//array[]为待排序数组,n为数组长度void insert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j,temp;    for( i=1;i
temp;j--) { array[j]=array[j-1]; } array[j]=temp; } }}

4 归并排序

4.1 过程

归并排序从小到大排序:首先让数组中的每一个数单独成为长度为1的区间,然后两两一组有序合并,得到长度为2的有序区间,依次进行,直到合成整个区间。

4.2 动图

 

4.3 核心代码(函数)

  • 递归实现
实现归并,并把数据都放在list1里面 void merging(int *list1, int list1_size, int *list2,  int list2_size){    int i=0, j=0, k=0, m=0;    int temp[MAXSIZE];    while(i < list1_size && j < list2_size)    {        if(list1[i]
1) { int *list1 = array; int list1_size = n/2; int *list2 = array + n/2; int list2_size = n-list1_size; mergeSort(list1, list1_size); mergeSort(list2, list2_size); merging(list1, list1_size, list2, list2_size); }}//归并排序复杂度分析:一趟归并需要将待排序列中的所有记录 //扫描一遍,因此耗费时间为O(n),而由完全二叉树的深度可知, //整个归并排序需要进行[log2n],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而且这是归并排序算法中平均的时间性能 //空间复杂度:由于归并过程中需要与原始记录序列同样数量级的 //存储空间去存放归并结果及递归深度为log2N的栈空间,因此空间 //复杂度为O(n+logN) //也就是说,归并排序是一种比较占内存,但却效率高且稳定的算法
  • 迭代实现
void MergeSort(int k[],int n)  {      int i,next,left_min,left_max,right_min,right_max;      //动态申请一个与原来数组一样大小的空间用来存储    int *temp = (int *)malloc(n * sizeof(int));      //逐级上升,第一次比较2个,第二次比较4个,第三次比较8个。。。      for(i=1; i
n) { right_max = n; } //next是用来标志temp数组下标的,由于每次数据都有返回到K, //故每次开始得重新置零 next = 0; //如果左边的数据还没达到分割线且右边的数组没到达分割线,开始循环 while(left_min
0) { //把排好序的那部分数组返回该k k[--right_min] = temp[--next]; } } } } //非递归的方法,避免了递归时深度为log2N的栈空间,//空间只是用到归并临时申请的跟原来数组一样大小的空间,并且在时间性能上也有一定的提升,//因此,使用归并排序是,尽量考虑用非递归的方法。

5 快速排序

5.1 过程

快速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在数组中随机选一个数(默认数组首个元素),数组中小于等于此数的放在左边,大于此数的放在右边,再对数组两边递归调用快速排序,重复这个过程。

5.2 动图

 

5.3 核心代码(函数)

推荐程序(好理解)

//接口调整void adjust_quicksort(int k[],int n)  {     quicksort(k,0,n-1);  }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i,j,t,temp;      if(left>right)   //(递归过程先写结束条件)       return;      temp=a[left]; //temp中存的就是基准数      i=left;      j=right;      while(i!=j)      {                     //顺序很重要,要先从右边开始找(最后交换基准时换过去的数要保证比基准小,因为基准                                                  //选取数组第一个数,在小数堆中)                    while(a[j]>=temp && i

6 堆排序

6.1 过程

堆排序从小到大排序:首先将数组元素建成大小为n的大顶堆,堆顶(数组第一个元素)是所有元素中的最大值,将堆顶元素和数组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再将除了最后一个数的n-1个元素建立成大顶堆,再将最大元素和数组倒数第二个元素进行交换,重复直至堆大小减为1。

  • 注:完全二叉树 

    假设二叉树深度为n,除了第n层外,n-1层节点都有两个孩子,第n层节点连续从左到右。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 注:大顶堆 

    大顶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值。 
    即,根节点是堆中最大的值,按照层序遍历给节点从1开始编号,则节点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这里写图片描述 (1<=i<=n/2)

6.2 动图

 

 

6.3 核心代码(函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意!!!数组从1开始,1~n

void heap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    for (i=n/2;i>0;i--)    {        HeapAdjust(array,i,n);//从下向上,从右向左调整    }    for( i=n;i>1;i--)    {        swap(array, 1, i);        HeapAdjust(array, 1, i-1);//从上到下,从左向右调整    }}void HeapAdjust(int array[], int s, int n ){    int i,temp;    temp = array[s];    for(i=2*s;i<=n;i*=2)    {        if(i
=array[i]) { break; } array[s]=array[i]; s=i; } array[s]=temp;}void swap(int array[], int i, int j){ int temp; temp=array[i]; array[i]=array[j]; array[j]=temp;}

7 希尔排序

7.1 过程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改良的算法,希尔排序步长从大到小调整,第一次循环后面元素逐个和前面元素按间隔步长进行比较并交换,直至步长为1,步长选择是关键。

7.2 动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7.3 核心程序(函数)

//下面是插入排序void InsertSort( int array[], int n){    int i,j,temp;    for( i=0;i
temp;j--) { array[j+1]=array[j]; } array[j+1]=temp; } }}//在插入排序基础上修改得到希尔排序void SheelSort( int array[], int n){ int i,j,temp; int gap=n; //~~~~~~~~~~~~~~~~~~~~~ do{ gap=gap/3+1; //~~~~~~~~~~~~~~~~~~ for( i=gap;i
temp;j-=gap) { array[j+gap]=array[j]; } array[j+gap]=temp; } } }while(gap>1); //~~~~~~~~~~~~~~~~~~~~~~}

8 桶排序(基数排序和基数排序的思想)

8.1 过程

桶排序是计数排序的变种,把计数排序中相邻的m个”小桶”放到一个”大桶”中,在分完桶后,对每个桶进行排序(一般用快排),然后合并成最后的结果。

8.2 图解

8.3 核心程序

#include 
int main(){ int a[11],i,j,t; for(i=0;i<=10;i++) a[i]=0; //初始化为0 for(i=1;i<=5;i++) //循环读入5个数 { scanf("%d",&t); //把每一个数读到变量t中 a[t]++; //进行计数(核心行) } for(i=0;i<=10;i++) //依次判断a[0]~a[10] for(j=1;j<=a[i];j++) //出现了几次就打印几次 printf("%d ",i); getchar();getchar(); //这里的getchar();用来暂停程序,以便查看程序输出的内容 //也可以用system("pause");等来代替 return 0;}

9 计数排序

9.1 过程

算法的步骤如下: 

- 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 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数组C的第i项 
- 对所有的计数累加(从C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 
- 反向填充目标数组: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i)项,每放一个元素就将C(i)减去1

9.2 图解

这里写图片描述

9.3 核心程序(函数)

程序1:#define NUM_RANGE (100)    //预定义数据范围上限,即K的值void counting_sort(int *ini_arr, int *sorted_arr, int n)  //所需空间为 2*n+k{         int *count_arr = (int *)malloc(sizeof(int) * NUM_RANGE);         int i, j, k;         //初始化统计数组元素为值为零        for(k=0; k
=0; j--){ int elem = ini_arr[j]; //取待排序元素 int index = count_arr[elem]-1; //待排序元素在有序数组中的序号 sorted_arr[index] = elem; //将待排序元素存入结果数组中 count_arr[elem]--; //修正排序结果,其实是针对算得元素的修正 } free(count_arr); } 程序2:C++(最大最小压缩桶数)public static void countSort(int[] arr)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2) { return; } int min = arr[0];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min = Math.min(arr[i], min); max = Math.max(arr[i], max); } int[] countArr = new int[max - min + 1];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countArr[arr[i] - min]++; }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0; i < countArr.length; i++) { while (countArr[i]-- > 0) { arr[index++] = i + min; }}

10 基数排序

10.1 过程

基数排序是基于数据位数的一种排序算法。 

它有两种算法 
①LSD–Least Significant Digit first 从低位(个位)向高位排。 
②MSD– Most Significant Digit first 从高位向低位(个位)排。 
时间复杂度O(N*最大位数)。 
空间复杂度O(N)。

10.2 图解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a[n]按照个位0~9进行桶排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b[n]进行累加得到c[n],用于b[n]中重复元素计数 
!!!b[n]中的元素为temp中的位置!!!跳跃的用++补上: 
这里写图片描述 
temp数组为排序后的数组,写回a[n]。temp为按顺序倒出桶中的数据(联合b[n],c[n],a[n]得到),重复元素按顺序输出: 
这里写图片描述

10.3 核心程序

//基数排序  //LSD  先以低位排,再以高位排  //MSD  先以高位排,再以低位排  void LSD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判断a是否为空,也可以a为空||n<2返回    int digit = 0;   //最大位数初始化    for (int i = 0; i < n; ++i)      {   //求最大位数        while (a[i] > (pow(10,digit)))  //pow函数要包含头文件math.h,pow(10,digit)=10^digit        {              digit++;          }      }      int flag = 1;   //位数    for (int j = 1; j <= digit; ++j)      {          //建立数组统计每个位出现数据次数(Digit[n]为桶排序b[n])          int Digit[10] = { 0 };          for (int i = 0; i < n; ++i)          {              Digit[(a[i] / flag)%10]++;  //flag=1时为按个位桶排序        }           //建立数组统计起始下标(BeginIndex[n]为个数累加c[n],用于记录重复元素位置         //flag=1时,下标代表个位数值,数值代表位置,跳跃代表重复)        int BeginIndex[10] = { 0 };          for (int i = 1; i < 10; ++i)          {              //累加个数            BeginIndex[i] = BeginIndex[i - 1] + Digit[i - 1];          }          //建立辅助空间进行排序         //下面两条可以用calloc函数实现        int *tmp = new int[n];          memset(tmp, 0, sizeof(int)*n);//初始化          //联合各数组求排序后的位置存在temp中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index = (a[i] / flag)%10;  //桶排序和位置数组中的下标            //计算temp相应位置对应a[i]中的元素,++为BeginIndex数组数值加1            //跳跃间隔用++来补,先用再++            tmp[BeginIndex[index]++] = a[i];          }          //将数据重新写回原空间          for (int i = 0; i < n; ++i)          {              a[i] = tmp[i];          }          flag = flag * 10;          delete[] tmp;      }  }

附:

1 完整程序框架(冒泡排序举例)

1.1 VS2010程序

#include "stdafx.h"#include "stdio.h"#include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j,k,count1=0, count2=0; for(i=0; i
i; j--) { count1++; if(array[j-1]>array[j]) { count2++; k=array[j-1]; array[j-1]=array[j]; array[j]=k; } } printf("总共的循环次序为:%d, 总共的交换次序为:%d\n\n", count1, count2);}int 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int as[]={0,1,2,3,4,6,8,5,9,7}; BubbleSort(as, 10); for(int i=0; i<10; i++) { printf("%d", as[i]); } printf("\n\n"); system("pause"); return 0;}

1.2 执行程序(OJ)

#include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n){ int i,j,k,count1=0, count2=0; for(i=0; i
i; j--) { count1++; if(array[j-1]>array[j]) { count2++; k=array[j-1]; array[j-1]=array[j]; array[j]=k; } } printf("总共的循环次序为:%d, 总共的交换次序为:%d\n\n", count1, count2);}int main(){ int as[]={0,1,2,3,4,6,8,5,9,7}; BubbleSort(as, 10); int i=0; for(i=0; i<10; i++) { printf("%d", as[i]); } return 0;}

2 关于交换的优化

不用中间变量进行交换

if(A[j] <= A[i]){    A[j] = A[j] + A[i];    A[i] = A[j] - A[i];    A[j] = A[j] - A[i];}

3 C语言实现数组动态输入

#include 
#include
//断言头文件#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size = 0; scanf("%d", &size); //首先输入数组个数 assert(size > 0); //判断数组个数是否非法 int *array = (int *)calloc(size, sizeof(int)); //动态分配数组 if(!R1) { return; //申请空间失败 } int i = 0; for (i = 0; i < size; ++i) { scanf("%d", &array[i]); } mergeSort(array, size); printArray(array, size); free(array); return 0; }

注: 

1.colloc与malloc类似,但是主要的区别是存储在已分配的内存空间中的值默认为0,使用malloc时,已分配的内存中可以是任意的值. 
2.colloc需要两个参数,第一个是需要分配内存的变量的个数,第二个是每个变量的大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嵌入式Linux  

 

转载地址:https://linu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82760961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I2C总线传输协议
下一篇:写给过得很辛苦很迷茫的你~一定要看啊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表示我来过!
[***.240.166.169]2024年04月27日 11时18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