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于业务中台的理解
发布日期:2021-06-30 18:34:33 浏览次数:3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209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

凌云时刻

业务中台的产生

2019年公司决定多产品矩阵的战略,从而催生了中台,其实很自然的想法,比如多产品账号最好是打通的,登陆、注册,第三方登录等最好统一一套,否则重复开发浪费资源。比如所有基于内容的产品都要有内容生产,加工,审核等,会有大量的可服用系统需求。

中台成功的要素

1.多产品,这个是必要条件,也是最原始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一点中台很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

2.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单统一了公司的中台战略,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在中台推进过程中不会有人明面上不支持你(其实这点很关键,否则很可能你想约业务方都约不到),另外一点是保证碰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有人马上就想放弃,做中台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碰壁的。

3.中台的第一个系统如何产生(拿账号系统举例),这里一般是两种方法,个人比较推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用第2种。因为会让你在成功路上少碰到几个坑,具体可以看下面方法的各自优缺点:

1).中台团队重新做一套账号系统,做好之后替换业务方的系统。

优点:

a.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设计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更好的架构

b.不用陷入到各个业务细节中去,集中精力干大事。

缺点:

a.做的系统脱离业务,接入的时候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直接根本不是业务方需要的,也就是不能用。如果真的是这样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就是下次再找业务方接入时候,大概率会不被信任和抵触

b.做完之后找到各个业务方,大家都不愿意做小白鼠,或者接入意愿都很低

c.如果发生了1和2,中台团队成员士气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可能会面临中台迟迟没有落地的尴尬境地(有些公司是不会给很长时间让团队证明价值的)

2).直接接手并负责业务方的账号系统,在此基础上抽象沉淀中台账号系统 优点:

a.直接负责业务,容易和业务方建立信任关系,因为负责业务的时候也是在和业务一起打仗。

b.做出的中台系统更加贴合业务需求,因为你之前就负责业务,更懂业务

c.作出的中台系统直接就可以落地

缺点:

a.架构设计有历史包袱,必须先维护一套老的系统,然后从老系统演进为新的中台系统。

b.要做很多业务耦合的事情,没法专注在中台系统上,因为老系统大概率和业务没有很好解耦 

c.人力上会比较紧张,团队刚成立人在人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要分兵两路,一部分维护老系统,一部分设计开发新系统。

万事开头难,为什么第一个系统很重要,因为对于中台有些人充满期待有些人则是忧心忡忡,公司、业务方都在看着,除此之外刚刚加入中台团队的同学心里也是打鼓的,所以打好漂亮的第一仗至关重要

如何衡量中台的价值和产出

1.中台市场化(估计所有中台团队都希望的衡量方式吧,但其实也是最难实现的),把中台当成大的2B业务来做,业务方内部结算。

实践经验:这个方法我们的实践经验是最好中台系统有外部市场对标,然后根据外部市场询价定一个内部折扣价(我们当时用的0.4折);

对于没有外部对标的系统,会参考2个维度进行定价,中台系统对于业务的重要程度,以及定价之后中台系统的成本相对于业务总成本的占比,一般控制在5%以内是业务方比较容易接受的(这点每个公司可能会不同)

最大障碍:业务方结算方式,公司是否会把这部分真的算入业务方的成本中,算入的话业务方会非常非常不愿意,而且后面在用中台服务的时候会每次都精打细算。如果不算到业务方实际成本中,会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反正业务方又不真正买单

2.按照效率衡量 这种方式对于效率中台比较合适一些,就是说中台主要解决是系统复用问题,数据相关的不适合比如数据中台,算法中台等。

实践经验:

评估每个中台系统最小MVP所需消耗的人力,然后根据系统复用情况折算节约人力。

障碍:即使按照这个方法,也会算出一个非常恐怖的人力节省情况,虽然实际情况可能的确如此,但是往往因为数字巨大饱受质疑,虽然都可以讲清楚逻辑,不过很多时候可能不给你讲逻辑的机会直接被判定为不可信。

3.按照业务价值衡量 有些中台服务是可以直接产生业务价值的,比如类似积分,金币等等,因为中台团队可以看到第一手数据所以往往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的风控,盖帽逻辑。还有比如账号里面的登陆服务,可以做一键登录等提升登录率

障碍:

1.能直接产生业务价值的中台服务毕竟占少数,还有大量服务无法用此方法衡量。

2.一个个业务价值,怎么能够汇总到一起说出用的价值,有时候往往较难合并,最后就是罗列了一个个业务收益4.核心服务稳定性SLA这个是基础保障吧,尤其是2B的业务,也是基石,而且对于中台服务尤其重要,一次故障可能导致之前建立的信任全部白费

做中台面临的其他挑战

这里只是列出碰到的各种场景,欢迎大家和我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

1.多个业务方同时提需求,优先级问题;

2.业务方接入中台的学习成本;

3.中台接入效率;

4,问题排查定位,大家第一反应是中台有问题,中台觉得肯定不是我的问题。

一些浅显的见解和来自摸爬滚打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在未来工作大家多多指教,互相讨论,共同进步。

作者|邢利

END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凌云时刻

每日收获前沿技术与科技洞见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邮箱:lingyunshike@163.com

转载地址:https://lingyu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7095346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Serverless 架构》序言
下一篇:为什么程序员都不写文档?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不错!
[***.144.177.141]2024年04月11日 19时12分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