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精髓:个人的微观动机,是如何影响宏观行为结果的?
发布日期:2021-06-29 11:38:45 浏览次数:2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254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书中的精髓:个人的微观动机,是如何影响宏观行为结果的?

有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我的选择,跟你没关系。”但其实这样的话本身是不严谨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时,周围的人也会根据他们所处的环境做出反应。所以,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在不断地相互碰撞,并相互适应的。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课程结束后,老师收拾讲义起身离开,有些同学会出于礼貌或者感激,犹犹豫豫地开始鼓掌。这时如果鼓掌的人数足够多,可能会引起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但如果最初的掌声不够坚决的话,掌声就会越来越小,最后变得鸦雀无声。

那么个体的微观动机到底是如何影响宏观行为的呢?今天我们要解读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这本书,就通过大量的模型,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微观动机影响宏观行为的情况,帮助我们突破个体视野的局限,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

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C·谢林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也是著名的博弈论大师。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处于备战状态,美国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后院挖防空洞,战争一触即发。这时候谢林提出来一个建议,就是美苏之间安装一部热线电话,可以随时通话。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建议,才没让冷战发展为核战。也正是这个建议,让谢林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在核军事竞赛的背景下,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无论怎么选择,都对社会整体结果没有影响?第二部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第三部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的偏好会导致极端的社会结果?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无论怎么选择,都对社会整体结果没有影响?

相信很多朋友都玩过抢凳子的游戏,比如有10个人,但只有9个凳子,音乐声一停,大家就要去抢凳子,这时不管大家怎么争先恐后地抢,总有一个人会没有凳子坐。其实,这是一种既定的概率在起作用,不管我们每个人怎么选择,最终的结果都是总有一个人没有椅子坐。

接下来,我再举一个涉及到更多人的,但同样也是概率决定结果的例子。假设夫妻俩生孩子,生男生女的概率都为50%,而且在生孩子前不能选择性别。如果每对夫妻都希望至少有一个男孩,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

显然,如果头胎是男孩,那就不再生了;如果头胎是女孩,那就生二胎。如果二胎是男孩,就不再生了;如果二胎是女孩,再继续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那么,这时候整个社会中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呢?

答案是男孩女孩一样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头胎孩子,男孩女孩的概率都是50%;所有的二胎孩子,也是男孩女孩各一半;所有的三胎孩子,也是一样。所以,只要大家生孩子前不知道孩子的性别,男女出生比例就是各50%,这个概率是事先确定了的,不受每个家庭生育偏好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微观动机影响宏观行为的情况,也就是不管人们怎么选择,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整体结果都没有影响。

我们接着说第二部分内容,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

针对这种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带来社会整体福利下降的情况,谢林提出了“公地模型”。

“公地模型”指的是,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相互之间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果他们能够自我约束,他们的整体福利就会得到提高。但现实往往是大家不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结果导致公共资源的枯竭,给每个人都带来了负效用,最终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

比如每个人都开车上班,导致大堵车,结果每个人都迟到;再比如,不加节制地捕鱼,造成渔业资源枯竭,最后每个人都无鱼可捕,这都是“公地模型”的表现。

关于“公地模型”,谢林还举了一个例子:在早高峰的高速公路上,如果向南的车道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那么另一个方向车道的车速下降往往比向南车道还要快。为什么呢?原因非常可笑,就是向北车道的司机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另一边车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地踩了一脚刹车,花10秒钟时间匆匆往那边看了一眼。10秒钟看着没什么,但是想想看,如果每辆车都多花10秒钟,那么后面的车速度就会越来越慢,有的司机到达事故现场时会多花10分钟时间,最后面的司机甚至可能会耽误1个小时。

那么,要解决这样的“公地模型”带来的困境,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来维持秩序,比如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确保违反规定的人会得到重罚。就像我们刚才说的高速公路堵车的例子,就需要有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要求所有车辆不得在路上滞留,这样交通才可能保持通畅。

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内容,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偏好会导致极端的社会结果?

如果人们并没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根据个人偏好来做选择,这样的行为又会导致什么样极端的社会结果呢?

针对这个疑问,谢林曾经研究过美国社区的种族分离过程。他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上世纪70年代时,尽管当时美国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已经有20多年了,但是我们还是很难看到黑人和白人融合的社区,即使有这样的社区,也很难长期保持种族融合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一个黑人发现周围白人更多,那么如果这位黑人不想成为少数派,就算他不是种族主义者,出于自己的选择偏好,他也会搬到黑人更多的社区。如果每个人都有类似这样的偏好,我们就会发现,一开始黑白融合的社区慢慢变得越来越分离,最后变成了黑白分明的社区模式。你看,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偏好,最后导致了种族分离。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第一部分,我们讲了在既定的概率作用下,不论人们怎么选择,都对社会整体结果没有影响。接着第二部分,我们讲了在“公地模型”下,人们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最终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最后一部分,我们讲了个人的偏好是如何引发极端社会结果的。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我们主观上是不是想改变这个世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每次选择,最后都可能影响到这个世界。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zz18838/article/details/113788149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生活的经济解释》精髓: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熊秉元是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生活的?
下一篇:《经济学300年》精髓:经济学是如何从“重商主义”过渡到劳动价值论,又发展到“边际主义”的?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初次前来,多多关照!
[***.217.46.12]2024年04月22日 20时33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