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虚拟化技术实战
发布日期:2025-04-03 23:32:01 浏览次数:21 分类:精选文章

本文共 75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一、KVM虚拟化架构

KVM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主流的开源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自从Linux2.6.20版本起,KVM作为内核模块正式集成到Linux主要发行版中,这是Linux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首个整合到Linux主线内核的虚拟化技术。KVM不仅支持x86架构,目前还扩展到PowerPC、S/390以及ARM等多种平台。

在KVM模型中,虚拟机被视为由Linux调度程序管理的标准进程。普通的Linux进程通常运行在用户空间,其运行模式分为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而KVM引入了客户模式(Guest Mode),形成了三种独特的运行模式:

  • 客户模式(Guest Mode):运行Guest操作系统,执行User-space非特权IO操作。
  • 用户模式(User Mode):运行QEMU进行IO模拟和管理。
  • 内核模式(Kernel Mode):管理KVM内核,负责VM的切换(VM Exit/VM Entry)以及执行特权指令。
  • 每个虚拟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进程运行,其核心运行环境由KVM内核模块和后台管理进程共同支持。这种架构设计使得KVM既简单高效,又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1. KVM与QEMU的关系KVM虚拟化平台由两个核心模块组成:
    2. KVM内核模块:直接控制硬件评估和资源分配。
    3. QEMU设备模拟器:分析和模拟底层硬件设备特性。
    4. 通过这种分工合作,KVM能够在支持多种操作系统guest环境(如Windows、Linux、Android等)下,为企业级虚拟化提供出色性能表现。与传统的_type2 hypervisor(如Bochs、VMware、VirtualPC等)相比,KVM采用了更轻量级的模块化设计,能够更好地兼顾性能和兼容性,成为企业级虚拟化的首选方案。

    上一篇:[Zookeeper版本3.6.2源码系列]-5-Zookeeper的树形节点的基础数据模型
    下一篇:kvm虚拟化学习笔记(六)之kvm虚拟机控制台登录配置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5年04月18日 13时39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