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178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1.社会助长
2.依恋
3.关键期
4.条件反射
5.强化理论
6.可逆性是具体运算思维同形式运算的根本区别。
A.对
B.错
7.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就称为同步性交往。
A.对
B.错
8.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育者语言交流的一种倾向。
A.对
B.错
9.自我调节是指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自身内心需求。
A.对
B.错
10.自尊是个体在对自我价值和品质进行评价之后所产生的针对自我的一种信念和情感。
A.对
B.错
11.男女性别角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生物学因素。
A.对
B.错
12.按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分类,可以把记忆分成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
A.对
B.错
13.解决问题的过程基本上是发现学习的过程。
A.对
B.错
14.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则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两人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A.对
B.错
15.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A.对
B.错
16.社会文化期待是造成男女学生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
A.对
B.错
17.教师批卷有时前紧后松。这种现象可以用光晕效应来解释。
A.对
B.错
18.跨文化研究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心理发展进程研究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这一主题。
A.对
B.错
19.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A.对
B.错
20.对于人类心理和行为而言,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发挥的作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A.对
B.错
21.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某一领域的发展会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A.对
B.错
22.平衡化指的是一种阶段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更佳的平衡状态。
A.对
B.错
23.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它是认知发展成败的基础所在。
A.对
B.错
24.早期情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协调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
A.对
B.错
25.从出生到3岁左右是依恋的表现阶段。
A.对
B.错
26.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辨认、自我定义、自我实现。
A.对
B.错
27.自我独特感和稳定感的获得是作为客体的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A.对
B.错
28.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个别化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
A.对
B.错
29.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各级目标是行为目标的范例。
A.对
B.错
30.让曾经吸过毒的人远离毒品环境,这主要是运用不良品德行为矫正策略中的控制强化物情境策略。
A.对
B.错
31.让随地吐痰的学生擦掉地上的痰迹,这是一种“正强化”的过矫正策略。
A.对
B.错
32.IQ分数与学习成绩有显著关系。
A.对
B.错
33.IQ可以预测个人的性格特征。
A.对
B.错
34.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干扰影响就是倒摄抑制。
A.对
B.错
35.学习风格由生理性要素、认知要素、情感要素、习惯要素和社会性要素等方面的要素构成。
A.对
B.错
3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认知者、被认知者。
A.对
B.错
37.人们对于相同的刺激会得出相同的认知结果。
A.对
B.错
38.自我意识是伴随着个体身体生长发育成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A.对
B.错
39.个体的态度形成与转变过程,都要经历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这一复杂的过程。
A.对
B.错
40.气质虽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的特征。
A.对
B.错
41.个人的认知、移情、个人品质以及年龄与性别等都会对他的利他行为产生影响。
A.对
B.错
42.班杜拉认为,侵犯性行为是通过有意的观察学习而习得的。
A.对
B.错
43.权威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权力,它包括团体规范与领袖意志。
A.对
B.错
4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A.对
B.错
45.性别角色社会化带来的结果是男女在交往、言语技能、社会认知、问题解决策略等多方面产生差异。
A.对
B.错
46.“头脑风暴法”不强调提出观点的数量,而强调观点的质量。
A.对
B.错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925859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关于作者
